首页> 精彩看点 >正文

以学促干强本领 服务提质增动能——2025年成都市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班举办

来源:成都市妇联 2025年10月21日 17:39
摘要:10月16日至17日,成都市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班在省妇女干部学校举办。

以学促干强本领 服务提质增动能

2025年成都市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班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持续发挥好妇联组织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妇女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0月16日至17日,成都市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班在省妇女干部学校举办。全市23个区(市)县、镇(街)、村(社区)各级妇女工作者、“三新”领域妇联干部近90人参加培训。市妇联及省妇干校有关领导出席培训班开班式并讲话。

培训期间,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强化作风建设、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内容,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等专题开展集中授课,组织学员赴金牛区居家灵活就业基地、电商产业直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帮助学员打牢理论基础,强化织密妇联组织网络和服务网络的能力本领,进一步推动资源聚集到基层、服务延伸到基层,努力把妇联工作做进千家万户、做到妇女身边。

参训学员一致认为,本次培训深化了思想认识,提升了能力素质,锤炼了工作作风。大家纷纷表示,下一步,将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的工作质效,扎实办好关爱妇女儿童“五件实事”,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培训心得

张敏 龙泉驿区妇联工作人员

本次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班内容翔实,指导性强,令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素养,明确了目标方向,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一是作风建设要突出“实”字,要努力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二是男女平等要强调“融”字,要当好宣传员、当好实践者、当好维权者,努力营造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三是党建引领要体现“领”字,要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积极引导妇女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半边天”力量。下一步,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基层妇女工作中去,为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覃艳 温江区永宁街道杏林社区妇联干部

参加本次成都市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我收获满满、感悟颇深。课程里,《强化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我深知,作风建设是妇联工作的基石,只有自身作风过硬,才能更好地服务妇女群众。《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女性全面发展》则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要为女性争取更多平等发展机会。实地参访“三新”领域妇联建设点位,更让我直观感受到创新工作模式的魅力。这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贴心的服务举措,为妇女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会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扎实的作风、更创新的思维,为基层妇女事业贡献力量。

邓菲 金牛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运营方

参加本次成都市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既是一次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更让我为金牛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的提质增效找准了实践路径,进一步夯实了履职尽责的思想根基与行动自觉。下一步,我将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服务妇女的具体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基地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凝聚“她力量”、赋能“她发展”的基层妇女就业服务阵地,为推动成都基层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晓庆 温江区社会组织妇联副主席

本次基层妇女工作者培训是一场思想与实践的深度对话,授课老师们深入浅出,兼具专业性与生动性,让我深受触动。从中央八项规定的纪律红线,到“三新”妇联的活力探索,再到吉福实践的治理智慧,我看到的是一条清晰的脉络:妇女工作不仅是服务,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作为社会工作者,不应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更应是温暖的链接者、创新的推动者。我将带着这份启迪,把宏观战略转化为有温度的社工服务,在社区和乡村的土壤中,真正赋能每一位女性,与她们共同成长,为幸福温江的发展注入更坚韧、更蓬勃的“她”力量。

朱红 四川海蓉药业妇联主席

本次培训课程紧凑、内容覆盖全面。通过系统学习,实地观摩灵活就业与电商基地,深入理解男女平等、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与人工智能等前沿课题,让我在思想引领、社会现状分析和妇女工作方法上都有了认知提升。我将把本次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强思想引领,团结带领女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聚焦女性职场,积极搭建成长平台,规划部署女职工在岗位中实现价值;立足基层实践服务女职工需求,切实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王语嫣 大邑县交通运输局妇委会主任

培训内容扎实,既有政策理论深度,又有基层实践温度。培训中关于作风建设的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妇联工作必须扎根实处,良好的作风是联系和服务妇女的根本。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学习,让我思考如何在交通系统内,为女性职工创造更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更友善的工作环境。如何更好地关爱、帮扶一线女职工,为妇女在交通运输领域创造更多发展机会。现场教学点位的创新实践也让我开阔了思路,未来将探索更贴近妇女需求的服务方式,提升工作实效。下一步,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团结带领交通运输系统的女性职工,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巾帼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