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种子播撒到学子心中,双眼井小学在行动!

来源:成都市双眼井小学 2022年06月13日 16:26
摘要:6月10日,成都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成都市双眼井小学“传承国粹•畅游非遗”校园分会场成功举办。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非遗的认同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6月10日,成都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成都市双眼井小学“传承国粹•畅游非遗”校园分会场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保护协会主办,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成都市双眼井小学承办,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街道、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街道双眼井社区、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街道玉沙社区、新华文轩集团成都市青羊分公司协办。

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原省政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省教育厅巡视员、省文联副主席林强;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由凌远;成都市龙泉驿区政协委员、成都市龙泉驿区政协书画院院长刘唐;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道调研员李代军;青羊区教育局副调研员霍胜锋;成都青羊区文化馆馆长艾洋;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主任柏恒;成都市青羊区玉沙社区党委书记焦雁琦;四川省校园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刘伟,副秘书长陈敏;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理事戎丹凤;青羊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李丹;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青羊分公司石润东;中国书协、成都书协的艺术家们;非遗项目传承人;四川省经典字画赏析馆优秀学校校长、四川省经典字画赏析团讲师代表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活动,双眼井小学学生、教师和家长于线上和线下观看了演出。

双眼井小学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同时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并积极组建传承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艺术团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学校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此次活动中,双眼井小学把非遗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邀请非遗大师走进校园,采用多种展示和体验方式,让师生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传播面更广、效果更佳。

活动邀请了剪纸、川剧脸谱绘画、糖人、金鸡风筝、蜀石经传拓、皮影等11个非遗项目,在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手工体验,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国经典书画赏析馆里,小小讲解员们对一幅幅历代大家的传世书画作品进行讲解,从妙趣横溢的《墨兰图》,到意蕴悠远的《赤壁赋》,从纵情挥洒的《奔马图》,到栩栩如生的《虾蟹图》,专业的讲解让观众们赞叹不已。紧接着在“非遗进校园”展演活动中,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带来的清音表演《小放风筝》《摘海棠》,木偶戏《人偶变脸》,双眼井小学师生倾情演绎的舞台戏剧《梦回赤壁》、民俗舞蹈《剪纸姑娘》、汉服走秀《汉风雅韵 青衣初见》、戏曲舞蹈《粉墨花旦》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次第上演,师生们在婉转的清音中,在曼妙的舞蹈中,在典雅的汉服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有历史深度、文化厚度、城市温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展现勃勃生机,提高了广大师生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学生们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在心中埋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并在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孙林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