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成都十二幼府青园区幼儿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五月的风,飘扬着劳动的味道。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府青园区的孩子们用智慧与汗水编织了收获的芬芳。
围观与好奇
“他们是谁呀?为什么在我们幼儿园呢” “好像是工人叔叔,我在路边的时候也看见过穿这种衣服的叔叔。”……清晨,入园的孩子们被幼儿园里一群特殊的身影吸引了,纷纷驻足围观并爆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在幼儿园行政老师和班级老师的解密中,也知晓了答案:原来是为了小朋友有更宽阔的运动场地,工人叔叔来帮我们修路啦!
走近与了解
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和日常生活的教育契机,借助工人叔叔们忙碌的劳动场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对“劳动”的理解。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经历的通过思考、讨论、绘画,形成了自己对自己对劳动最直观的认知。
体谅与感恩
看着工人叔叔们忙碌的背景,孩子们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 孩子们开始制定自己的感恩小计划,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工人叔叔的付出。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心意付诸行动,在实际生活场景、亲身体验中逐渐领会劳动的辛苦萌发对他人付出的感激之情,从而萌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体验与践行
生活即教育,参与劳动是幼儿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感知生活的温度,体验成长的快乐,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劳动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孩子们获得幸福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借着此次工人叔叔来园劳动的契机,让孩子们在看一看、帮一帮、想一想、做一做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付出与汇报,萌生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感恩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再通过自身理所能力的劳动,让孩子们参与到劳动中,体验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孩子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在日常的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愿孩子们在这个春天种下“热爱劳动”的种子,和它们一起发芽、长大!传承“劳动最光荣”的美德!(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