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融合教育课程”,二仙桥学校与川师大开展交流活动

来源:成都市二仙桥学校 2022年04月29日 15:04
摘要:2022年4月25日下午,成都市二仙桥学校资源室陈竹莹老师和陈锌老师应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彭燕教授邀请,就“融合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践案例研究”向川师大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专题交流。

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是“全国生命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新优质学校”。学校秉承“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生命而教育”的教育理想,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有效提升特殊需求学生和其他学生核心素养,显著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2年4月25日下午,成都市二仙桥学校资源室陈竹莹老师和陈锌老师应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彭燕教授邀请,就“融合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践案例研究”向川师大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专题交流。

此次专题交流活动,首先由成都市二仙桥学校陈锌老师就该校资源室课程实施作分享。陈老师在资源室课程教学的是一名肢体残疾孩子,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或者明显的好强,平常很多事情也都会参与,但是平时与人交流较少,可能存在因肢体残疾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自信心不足。选择这样一堂课,是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用3位残疾人士的励志、成功事迹,消减他内心的孤独感,激发自信心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毅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以及残疾人都能够做到什么,也想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技发展以及科技如何帮助残疾人士更好地生活。陈老师对比了课程调整前和调整后学生的变化,学生对残疾人士的生活又有了新的一个了解和感受。这便是该校资源室专门为肢体障碍学生设置的心理调适课程。

接下来由陈竹莹老师分享了一节随班就读英语课,就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研究与川师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专题交流。陈老师先分析了教材,哪些是以前的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对比了课程调整前的教学设计和调整后的教学设计。通过研究调整了教学设计,每一项都考虑到了特殊学生,对其性格、学习风格、认知情况等进行摸排,再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中穿插对特殊学生的安排,包括学生的位置、同伴、评价方式等,都做特别安排。在分享交流过程中,陈老师又做了环节说明,与彭教授进行互动交流,使川师大学生感受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实践研究课。

成都市二仙桥学校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立足学校全面发展,推进二仙桥学校融合教育工作坊兄弟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感谢区教育局、区资源中心和彭教授的领导、支持和指导,学校必将继续深入研究,将学校融合教育课程建设推向更高层次。(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