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党,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萌娃过“别样”清明
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增强幼儿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的孩子们以不同的方式体验清明节的各种习俗,感受春天的气息。
聆听一段革命故事,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每一段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无声的力量。跟随小朋友的脚步,走进“红色绘本馆”,一起来讲述一段经典的红色故事吧!
为传递红色力量,该园围绕“传承红色文化,厚植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怀”的主题开展了红色小报制作活动。
为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感。家长们利用清明假期,带孩子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并以鞠躬默哀的形式向革命先烈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老师们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充分让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了清明节的传统活动有扫墓、踏青、春游、荡秋千和放风筝。
清明节自古有插柳的习俗,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点柳、画柳,为清明节增添了一抹鲜亮的颜色。
部分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孩子们动起小手揉一揉、搓一搓,一个个可爱的小青团就完成了。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以及先烈的感人事迹,并通过自己的形式表达对节日的情感,懂得了珍惜生活、敬畏生命。利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引导孩子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传承优良传统,让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孩子们心中。(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