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双减”后,建议加快社区配套建设
自“双减”实施以来,备受各界关注。1月22日至25日,成都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召开,不少委员带来的提案、建议聚集“双减”政策的具体实施。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新联会副会长、成都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星海教育总校长陈星海出席了会议,积极建言献策,就经济建设、城市发展、教育等民生问题,提出建议和提案。中国网、中国新闻网、四川发布、四川新闻网、红星新闻网等中央级和省市权威媒体,就“双减后,加快社区配套建设”的建议,给予了关注和报道,引起网友和家长的共鸣。
中国网、中新网、四川发布报道
陈星海接受红星新闻网视频专访
陈星海接受四川发布采访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整顿,减轻家长负担,降低焦虑焦虑,禁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义务段学生补课。学校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推行托管服务,解决了一部分学生无处可去、无人照管的难题。
但是,学校的“托管服务”参与度并不高。一部分学生离校远,到校托管需要家长每天接送,花费时间和精力;托管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要。
成都市政协委员、星海教育总校长陈星海。彭军 摄
陈星海表示,社区、小区给学生提供的场馆服务和体育设施,存在着“未区分幼儿、成人和青少年,体育器材种类单一,未根据小区住户数量按比例配置”等较多问题,不能让学生真正就近参与到社区的体育锻炼、阅读等活动中来。
“为让‘双减’后的学生能在周末和寒暑假,就近参与社区丰富的体育活动,培养阅读兴趣,建议在社区(小区)增设适合义务段学生的体育场地、体育设备和阅读场馆,构建‘童有所乐’的社区托管模式,向全国推广。”
陈星海建议,增设专业的儿童阅读场馆;增设少儿篮球场、羽毛球场,增加适合6-15岁学生的体育设施;新建社区尽可能规划和建设适合学生的小型足球场。由社区组建志愿者团队,为学生提供托管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