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教科院附校召开区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在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将课改、教研有机结合起来,创建更多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新空间,努力实现学习与实践同步,创造与发展共行,教师与学生并进,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29日上午,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举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学习设计方案编制研究》区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区教科院副院长赵剑云、刘光文,区教科院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心主任易恩,质量监测与信息资源中心主任龚启成,初中语文教研员李艾璘莅临学校指导。
科研的阵地在课堂,活动之初,小学数学张华英老师、初中语文苏秀武老师分别带来研究课《小明的一天》《走一步,再走一步》。
接着,学校课题组成员就立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学习设计方案编制研究》,从课标分解技术、作业设计、学科评价任务、学习目标叙写和评价任务设计研究等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
之后,与会专家对课题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指导。他们高度评价了学校课题选题的针对性,课标分解技术、作业设计、学科评价任务、学习目标叙写和评价任务设计研究这些子课题也都聚焦高效课堂,尤其是在“双减”契机下,学校以课题为推手,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显得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同时,与会专家从课题的表达、具体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方向性、细节性的建议。他们提出:对学习设计要关注课堂形态,课堂形态不同,学习的设计也应随之变动。课题组应再次解读关键词,教师应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基于学校一课一研再深化,实现一研一得,一得一改,对典型课例进行切片分析,最终达成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一致性。
会议最后,匡校长表达了自己对课题组成员的殷切期望,作为课题负责人,他也表示课题组将一如既往地以专业的、严谨的心态对待科研,持有敬畏之心。
以课题引领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学校的初心和使命。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该课题覆盖全学科、全学段、全体教师,学校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特色,也是“院校一体”的真正实践,未来学校将围绕“双减”的大背景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推动课题研究专业化、精准化、系列化,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双减”工作的落地、落实。(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