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五育融合使命,成都二十中开启大同育人模式新篇章!
2021年12月31日,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以下简称:成都二十中)2021年教育教学研讨会在高中部阶梯教室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践行五育融合使命 开启大同育人模式”。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除了全体教职工外,还邀请了金牛区教科院党总支书记刘卓,金牛区人民政府责任督学苏林,成都市第五区域教育联盟温江二中、濛阳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代表。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陈大伟,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副教授应邀为大会作了《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和《提升工程2.0测评标准及案列分析》专家讲座。研讨会由教科室副主任顾娜主持。
成都二十中党委书记、校长胡铃冬致开幕辞。他简要介绍了“双新”“双减”背景下,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要求,中学基础教育面临重大变革。胡校长强调,为顺应历史发展,书写二十中历史答卷,学校实施大同典雅课程体系,推行大同育人模式,回应了《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他还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议程和主要内容,并感谢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感谢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和五区联盟兄弟学校的支持。
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卓书记代表区教科院致辞,肯定了近年来二十中办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新春音乐会、劳动教育课程,在全市、全省创造的良好口碑。他指出,在“双减”“双新”背景下,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唤醒每一个人的潜在优势和价值,彰显学生个性,实现人生意义,是教育改革必由之路。二十中提出的构建大同育人模式,对金牛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希望学校坚持贯彻实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随后,胡铃冬校长、刘卓书记、陈大伟教授和黄魏老师登台,共同见证并开启“大同育人模式”发布,胡铃冬校长宣布,“大同育人模式”正式开启。
会上,副校长刘利军作了《融大同育人模式下的高效课堂》主题发言。他就如何落实“双减”“双新”要求,实施“五育并举”,树立科学质量观,丰富教学内涵,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抓好以创新为载体的慧课堂、守好教学常规准备到位“歆”课堂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并要求老师们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前提下,积极构建更多更高效的生本课堂,将大同四雅课程向纵深推进。
会议中,进行了“四雅课程”成果汇报展,汇报展分为现场展示和物化展示两部分,首先展示了“多彩四雅课 幸福大同人”课程视频,仪雅、高雅、博雅、创雅,初高中46节四雅选修课,带领同学们一起循大同之道、善艺体之美、通文理之真、立鲲鹏之志。
四雅课程中的播音主持课、大同管弦乐课、新民乐课、书法课、学以礼课现场进行精彩汇报表演,大同版画工作坊、地理探索实验室等多堂四雅课进行物化成果汇报展,充分展示了大同典雅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陈大伟作了《教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专题讲座。他从什么是课程、课程的意蕴、课程的理解、课程与学习、课堂要素与理想课堂愿景等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他在课程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陈教授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维,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高瞻远瞩,开拓思维,契合目前基础教育实际,受到参会老师的欢迎。
下午,会议进行了教学分论坛(大同课堂)、德育分论坛(大同德育)、后勤分论坛(大同服务)三个分论坛学习和研讨(后续推出)。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周雄俊副教授作了《提升工程2.0测评标准及案列分析》专家讲座。
会议进行了颁奖仪式,副校长杨关键宣布“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赛课、“新声颂党”班级合唱比赛和青年教师赛课、青年教师命题比赛及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奖教师名单,学校领导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并合影。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林致闭幕词。
会议结束后,由劳动班开展农场蔬菜爱心售卖活动,老师们选购了学校农场种植的绿色有机蔬菜。
回首来处,有迎难而上的勇毅笃行,也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建;迈向未来,新的坐标已清晰可见,每一个奋斗的大同人,也注定会被写入璀璨的未来。二十中人以时间为箭,用奋斗坚守,把握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乘势而上,戮力前行。践行五育融合使命,开启大同育人模式新篇章。(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