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联中(西区)接待大英县德育校(园)长培训团到校“取经”

来源: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 2021年12月22日 09:49
摘要:12月19日,在西部教育研究院和“四川关心下一代在线”的安排下,大英县“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德育校(园)长培训团一行23人到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参观学习,受到了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

12月19日,在西部教育研究院和“四川关心下一代在线”的安排下,大英县“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德育校(园)长培训团一行23人到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参观学习,受到了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早8点过,石室联中(西区)饶中良校长和谢英副校长就来到校门外迎接远道而来的同仁们。随后,饶校长带领大家参观校园,校(园)长们深深被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极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创新特色的教育理念所吸引,不断停下脚步询问、拍照,参观了学校的三大功能区、文化展示大厅、学生梦想墙、班级文化建设墙等。

随后,校(园)长们落座会议室,饶中良校长致欢迎辞,代表全校师生热烈欢迎学校德育工作的业界领导到校参观交流,他结合学校宣传片,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办学理念。接着,谢英副校长就学校教学工作,简述了石室联中(西区)“行政班级下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内核和目前校内推行“学习金字塔”课堂教学的情况。

节奏鲜明、激情洋溢的音乐声响起,上午的大课间体锻开始了。来宾们看到,各年级各班的学生鱼贯而出,有序、快速地集结到操场。一些学生穿着鲜艳的号衣,一些学生提着小篮子,熟练地把篮子摆放在班级队列的前面。带着几分好奇,来宾们饶有兴致地观摩大课间,广播操、集队跑、趣味体能训练、花式长绳、立定跳远、踢毽子……原来穿号衣的是班级领跑员,篮子里装着的是各式跳绳和花毽。三个年级,锻炼项目各不相同,却在动感的音乐、简明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紧凑活泼。来自智水中学的罗巧校长说:“真是活而不乱,让人大开眼界!”来自九年一贯制古柏小学的李振华校长说:“这样的锻炼方式既能有效提高体育成绩,也能让学生享受锻炼的快乐。”

大课间体锻结束后,访问团一行依据课表,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科目随堂听课,有的校长想听音乐和美术,有的校长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有的领导想对多个课堂进行短时感受。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沉浸式课堂调研结束后,石室联中(西区)安排了学科的教研交流,英语组教研组长贺学琼老师和化学组教研组长谷涛老师,分别就学科课堂教学、团队协作、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做了深入浅出的经验分享,令与会领导们称赞不已。

随后,分管德育的张晓峰副校长为来宾们带来“德育工作‘五个有’”的讲座。张副校长把自己多年来德育工作的心得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设中,从有主题序列、有责任担当、有系统深度、有时代特色、有评价标准五个维度,分享了德育工作从架构到实施,从落地到升华的经验。满满的干货,让听者频频点头称赞。

当天下午,学校还安排了一堂由青年教师张金金老师执教的班会课,作为典型课例呈现给来宾。这堂课以“家校共育手机管理”为主题,聚焦家校共育中的热点也是痛点问题:手机,通过情景剧再现学生与家长之间关于手机的冲突,从而引发家长和孩子一起“爆料”类似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张老师科学运用课前收集的家长问卷数据,引导大家一起谈论初中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现场互动积极、气氛热烈。在一位家长分享自己和孩子定的手机公约后,其他家长和孩子纷纷定下公约。最后,部分亲子分享了公约,情景剧中的女儿也在碎屏手机板后写下了给妈妈的道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需要用心滋养和培育。张老师的这堂班会课获得来宾与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IMG_7114.JPG

一天的活动接近尾声,嘉宾们落座会议室,畅谈心得,校长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石室联中(西区)美丽的校园和严谨的办学理念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表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大英县教育体育局杨前友副书记说:任何一个学校的文化理念、教育目标、铭言都来源于学生的参与、家长的智慧、老师的切身体会,以此才能增强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培训团校长们一致认为,石室联中(西区)把课堂作为文化的主阵地,把学科作为切入点,全方位落实分层走班教学的做法确实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同时,他们也十分认同如国旗下系列责任讲话活动、游学系列责任活动等履责于行的一系列做法,都是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责任和理想,铸就有趣灵魂的有益探索。

最后,石室联中(西区)向来宾们赠送了体现学校管理与智慧结晶的书籍和资料。此后,合影留念。

大英县“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德育校(园)长学习交流团的到访,增强了市县之间、校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相互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力,更给学校德育工作乃至全校整体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将有力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石室联中(西区)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深入思考,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成为师生喜爱、家长支持、社会认可的一流学校。(黄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