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实验中学全力打造“智慧教育”三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据悉,武侯实验中学创办于2003年8月。学校占地80亩,校园优美,设施齐备。现有教职工204人,其中获得区级以上名师优师称号的教师共88名,学生2073名,其中随迁子女占73.6%。学校一贯秉持“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校训,以“建设文化氛围浓郁、德育特色鲜明、教学过程精细、教育质量上乘的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致力于“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影响家长”三件大事,培养“身心强、品行正、会学习、懂生活”的现代公民,构建形成“以爱育人、多元成才”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学校上下一心致力于构建“智慧三态”:管理新形态、教学新生态、评价新样态,打造“以人为本,多元融合”的智慧校园,让教师和学生“愿用、能用、善用”,激发教师“活力”,突破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达到管理和课堂高效、优质,达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学校相继荣膺“四川省智慧教育示范校试点建设校”“成都市数字校园试点学校”“武侯区‘未来学校’示范校”称号。
一是形成了“双线融合教学1.0”“三段式”课堂范式(课前预学、课中智学、课后促学),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差异化教学。二是探索出“双线融合教学2.0”“八段式”课堂教学范式。凸显了“个性化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差异化教学”与“生讲生学”相结合。
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和尝试,是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将这一方式的实施放在了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并搭建平台解决时间、空间及学生数量等实际问题,形成了探究课程、创客课程、劳动课程及学科课程的学习新范式。
最后,与会专家对学校的“智慧教育”给予了极高的好评。(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