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华西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校本教研形式,成都华西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包含三位青年教师献课、组内教师听课评课等内容。
学校坚持“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方针,并以之指导备课和教学过程。在备课中,各备课组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并通过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物理组三位老师共同执教《光的折射》一课,三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演绎着同一个教学内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林美希老师采用新奇的“乌云消失”实验作为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折射光路图时,循循善诱,逐步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有效地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强,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光发生折射时的规律。本堂课由实验现象引入,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中得出结论,最后又以实验现象分析结束新课,丰富的实验和师生互动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张俊程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板书工整,课堂从细微入手,通俗易懂,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张老师在课堂引入环节设计巧妙,采用“打水下台球”的游戏,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吸引了学生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语言幽默亲切,和学生默契程度高,由小游戏引入课堂,再以学生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核心,让学生迅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学习效率大大增加,最后以生活现象结束课程,极大增强了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喜爱感。利用视频、音频辅助教学,创设课堂情景,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完整全面。张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引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胡金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高效的进行自主学习。课堂采用多个魔术进行“暖场”,瞬间让学生目瞪口呆,中途多次让学生们进行相互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最终学生也收获了经过思考后得到结论的喜悦感。在探究“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关系”时,采用透明胶带,直接让学生们在透明胶带上画出实验结论的光路图,老师收集学生的成果,师生合作共同得出结论,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老师仅仅作为一个“主持人”,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引入中国的“光刻机”背景,让学生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在上课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对本堂课进行了升华。
听课教师认真听,认真记录,不断进行思考总结,发现课程设计的优点与不足。
课后,授课教师分别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通过上课,教师对教学设计又有了新的思考,提出备课、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问,与在场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此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青年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以后的教学教研指明了方向;也让教师在此次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日后高效的常规教学做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们高效的获取知识,加速了“双减”工作的铺展。期待成都华西中学初中物理组对教学的研究更上新台阶!(陈海燕 通讯员 杨雅 阳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