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教学质量如何做加法?新川外国语这样回答
一年一度的“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于9月18日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大幕。家长和学生们最关心的“中小学校长论坛”,也在当天下午举行。“五育并举、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成为今年的论坛主题。
这是一次“双减”政策之下的头脑风暴。与会校长和专家的每一个观点,都跟家长和孩子相关。
作为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新川外国语学校在论坛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精准教学,高效提质,立足未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养。
陈星海: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
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星海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星海在致辞时说,近两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家长焦虑。从两年前的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到前不久的“双减”和规范义务段公参民学校等等;以及刚刚生效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力度前所未有。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深刻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变化。
“我也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家长和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今时代已经变了,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抱着教育初心,陈星海在2019年创办了以“智慧教育”为特色的新川外国语学校。他说,“我们的初心是不仅看重孩子当下的优秀,我们更注重他们15年、20年后的人生。”
“在我们的理解中,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带来的挑战,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善于提出问题,学会礼貌地质疑,具备理性的批判性思维。所谓教育,就是忘记了在校所学的全部内容后,所剩下的本领。我们把这些思考,融入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从海绵校园的环境育人,到就餐就寝的习惯养成;从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到60多门选修课;从才艺展示的大剧场,到强身健体的攀岩墙;从社区式的人际交往空间,到导师制的生涯规划。每一个环节都是教育场景,每一个岗位都是育人者。
陈星海认为,未来已经扑面而来,心在哪里,诗和远方就在哪里。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有些路我们不去走,就不知道那边的风景有多美。
“只有顺应时代变革的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致力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办出民办学校独有的特色,才能满足家长和社会的需要。”
陈麟:新川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新川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陈麟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行为是应天时不是抓工期,是由内而外的生长,而不是流水线似的加工。
他认为,“双减”政策,是剧场效应裹挟下,教育这棵大树的修剪刀,可以减去浮枝,回归教育本真。
新政已来,基础教育,尤其是民办基础教育将何去何从?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教育?我们需要明白,国家、社会、家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未来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成就学生“四好”:好品性、好能力、好成绩、好发展。
要培养四好学子,学校要做到七好:理念好,管理好,课程好,质量好,硬件好,师资好,服务好。
“国家、社会、家庭对孩子们的期盼,要求学校必须做出改变。我们要顺应这种变化,坚持双高的统一:高素质与高升学的统一;筑高原与建高峰的统一。”以父母心爱学生、以工匠心做教育、以初心对事业。
这样的理念和教育实践下,新川的学子具有以下特质:他们有理想信念、有大家风范、有过硬本领、有道德修养、有文明礼貌;他们具备五大能力:超强学习力、永恒竞争力、卓越领导力、杰出交往力、持续创新力;他们能说会道、能处会交、能歌善舞、能学会创、能读会写。
相信孩子们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升学、中考、高考、竞赛、就业”等五大优势。
陈旭:新川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
陈旭校长首先提出,要做到五育并举,首要的问题是找到更好的减轻负担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用更少的付出、更少的时间,让学生到达更好的学习效果,学校才有可能“五育并举”,全方位发展。
如何做到高效?新川外国语学校的答案是:高效的精准课堂。
在新川,无活动不谈设计,整个课堂必须被精心设计,各个环节配合。老师的课堂必须由活动体验来串联起来,这样才能将学生从枯燥的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主动学习。
新川的第二大秘籍是——大数据,通过智慧教育系统,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知识掌握情况,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第三,是评价体系。“没有好的评价体系,那就不要谈成长,孩子做得好和不好,如果没有获得掌声,那么他如何有成就感?”
透过这三大环节,新川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抽身出来,给予孩子更多发展兴趣爱好、体验社会、锻炼身体的成长空间。(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