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门选修课任由学子选择,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课程嘉年华开始啦!

来源: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 2021年09月10日 09:52
摘要:9月8日,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第二届课程嘉年华在运动场启幕。

9月8日,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第二届课程嘉年华在运动场启幕,无人机、航空模型、少儿编程、机器人、少儿科创、魔术探索自然、数学世界、动手小达人……80多门选修课等待学生们自主选择。

五(2)班的李芯如同学,经过1个小时的体验和“考察”后,初步选定了3门拓展课程:魔术、中国舞以及小小歌唱家。

偌大的环形跑道和操场正中央,摆满了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展架。站在自己手绘的招牌前的英语老师罗蕾,俨然一个“摊主”。

罗蕾老师“推销”的兴趣课是《英语歌曲社团》,包括英语趣配音、英文歌曲演唱等,招牌是她加班2个多小时手绘的。

“这种形式很新颖。”这是罗蕾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参加自主选课活动,“以前在大学选老师的课程,所以特别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

组建英语歌曲社团,罗蕾希望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天性,带领部分孩子走出哑巴英语、机械式回答的困境,真正体会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

科学老师方志聪今年组建了3D打印社团,他的摊位前摆放着3D打印出来的蝴蝶、花瓶等。方老师自豪地表示,学校非常重视科创教育,购买了几十万的装备,其中就有几台3D打印机。

为了吸引孩子们青睐自己的兴趣课,每个“摊位”可谓各显神通:有的搬来了大熊猫玩偶助阵,有的搬来了狐狸玩偶助阵,有的让孩子亲手操控无人机……

教师中心主任刘琴透露,为进一步完善“阳光七彩”课程,丰富孩子们的课后生活,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兴趣课选课活动,第一届课程嘉年华,校内教师提供的兴趣课有30余门,校外机构提供的有15门。而今年的课程更加丰富多样,校内有50多门,校外有20多门。

今年学校分时段分年级,组织孩子们参与校内免费课程和校外第三方收费课程的体验活动。上午是五六年级,下午是中低年级,一二年级则是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现场体验。

五(2)班的周雨彤被少儿沙画展台所吸引,她站在沙画台前,在老师的指导下,随着双手在玻璃上方游动,一帧帧画就流淌出来了。

“沙画很有意思。”周雨彤同学表示。她初步选择了沙画和中国舞,晚上回家还会征求父母的意见。

对于孩子们而言,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孩子们可以根据每一天所开课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喜欢的课程。

“选择的余地很广。”西区一(1)班吴霖同学的爸爸对课程嘉年华赞不绝口,“把选择权交给了家长和孩子。”

吴爸爸希望孩子身体好、有专注力,目前,他初步锁定了画画以及足球或排球,让孩子能“动静结合”,他还希望选择一门阅读课,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据了解,晚上8-9点,家长和孩子们将在网上进行课程试选,了解课程种类、特点、招生对象等,便于学校后期进行改进与调整。

除了操作性强的沙画外,人气旺的还有足球、无人机、财商课、航空模型、棒球……孩子们排着长队,依次进行体验。

漆贵忠副校长表示,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和“五项管理”相关政策,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推行“5+2”延时服务模式,以作业托管和素养拓展为主要内容,分A、B时段推进,教师实行弹性下班制,切实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现实问题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需求。

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进一步深化国家课程的有效落实,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同时,还为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劳动教育,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将在认真开展劳动课的同时,开设空中农场、逐光食堂、创意实践等特色课程,分别融合于劳动、综合实践、科学课中,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体育”板块,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在落实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开设了形体特色课。

各年级每周从语文课中,专门设置一节作为书法国学课,由书法家进行教学,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身处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腹地,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将把实践和创新作为学校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的方向,比如兴隆湖系列课程,认识、了解兴隆湖的实验课程、科创类课程,馆校合作课、校企合作课程,实现校本特色课程的多样化、常态化。(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