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扎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0日至25日,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组织学生代表赴四川广安市开展“坚定跟党走 炼铸红色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期间,实践团一行先后赴邓小平故居、华蓥山游击纪念馆等红色圣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地教学,到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看望慰问老党员和留守儿童,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缅怀馆和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丰富详实的图文资料和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客观真实地记录了邓小平同志极不平凡、波澜壮阔的一生,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华蓥山游击队坚持革命理想的光辉历程。实践团一行认真参观展品,不时驻足观看,时而深情凝视,革命先辈追求真理、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爱国情怀和坚持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深深感染着大家。
在邓小平铜像广场和“双枪老太婆”塑像前,青年学生代表向革命先辈敬献花篮,党员和预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共青团员重温入团誓词,铮铮誓言表达了青年学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决心。
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是邓小平同志的出生地,曾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生态文明村”等称号,是广安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在中国西部村庄中有较强的影响力。
实践团一行看望慰问了该村102岁高龄的老党员罗代英和95岁高龄的老党员邓代珍。两位老党员结合自身的入党经历和受党教育多年的感悟,带领青年学生深情回顾入党经历,重温红岩革命故事,充分展示了革命先辈们勇于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进一步坚定了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信念。
在村居民活动中心,实践团一行与牌坊村郑渤凡等11名留守儿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共同绘制红色画作、开展说好普通话讲好四川故事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表达“红领巾心向党”的真挚情感。
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一行通过主动捡拾景区景点和沿途村镇路边垃圾、张贴海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践团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建筑等专业特长,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累计发放问卷70余份、开展访谈座谈10余次、实地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20余户,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当地城乡规划、红色旅游资源、地形地貌、植物植被和人文建筑风貌等情况,为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积累了宝贵材料、提供了数据支撑,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了青年智慧和力量。(江蕾 通讯员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