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支架式教学”,新华路小学语文教师示范课精彩纷呈

来源:成都市新华路小学 2021年05月25日 11:25
摘要:在四月中旬,贺堂英老师、冯梅老师和6年级孩子们献上了《学奕》《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教学示范课。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立足学生、聚焦课堂、本真教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全校教师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成都市新华路小学语文组开展了立足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示范课。“支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挥。为达到这一目标,语文组多次围坐讨论,确定了以下基本的教学流程:搭建支架—创设情景—独立探索—合作学习。

在四月中旬,贺堂英老师、冯梅老师和6年级孩子们献上了《学奕》《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教学示范课。根据高段学生的特点,贺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语文味,一开始,启发学生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质疑,接着,让学生结合图片以及生活经验理解课题。针对文言文难读、难理解,与现代语言表达方式差异较大的问题。贺老师精心设计了同桌对读、师生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让学生克服难读的问题,减少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在精读课文环节,贺老师凭借自身文学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搭建了清晰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冯老师的《两小儿辩日》一课充分相信学生,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公。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了学习辅助单。让学生围绕“辩”字小组讨论:谁辩?辩什么?怎么辩?辩的结果?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同时,冯老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激情澎湃的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将课堂变成了辩论场,各抒己见。最后冯老师以科普短片结束,将课堂进一步提升。

五月初,彭为老师、谢施秀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中段学生的示范课。正值母亲节,彭为老师以《母鸡》一课,再次歌颂母爱,带领学生从老舍的笔下感受母爱的伟大、勇敢。彭老师合理设计了音乐、图片引导学生紧抓文中关键词句,从细微处感受老舍用字用词的考究;也从细微处感受母爱的伟大。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等环节都让学生充分集中于课堂。谢施秀老师一节《黄继光》紧贴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战争背景,观看影视资料等方式,拉近英雄黄继光与学生的距离。

紧接着,低段的宇雯雯老师、何柳静老师、白珊珊老师也提供了展示课。宇雯雯老师的课堂活跃但有秩序。宇老师引导一年级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多形式识字,并寓教于乐,在《小猴子下山》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看一看、说一说等方式梳理小猴子下山后的所见所闻。何柳静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则侧重于让学生通过演一演、比一比的方式体会不同人物的语气,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正确流利有情感的朗读需要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文识字,解决重难字。让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演一演,读出感情。

白珊珊老师以图片创设《雷雨》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学无止境,作为教师更需要终身学习。每一堂课的背后,都有老师们的思维碰撞,方法交流。教无定法,语文组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支架式教学”让学生更自主有效地深度学习。(魏雅莉 通讯员 白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