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概念教学”,“谢世君·苏聪丽”政治名师工作室精彩献课
6月25日上午,成都高新区“谢世君-苏聪丽”政治名师工作室“大概念教学课例研究”在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行。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首席专家、成都大学周小山教授作为特邀指导专家参与了此次活动。
工作室“初中”“高一”“高二”三个小组分别围绕大概念课时教学呈现了十个精彩的课例。
初中组田媛老师以课程纲要、内容分析、中考指向、学情调查为依据,从有效构建初中法治教育的角度,确定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单元大概念。
随后,初中组各位老师进行了课例分享。古小鸣老师聚焦课时大概念“法律保障美好生活”,在探讨《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与实施中进行法律基础的探究。杨曾老师以“践行法治”为大概念,以共享单车、广场舞冲突等事例建立生活实际与学科知识的桥梁,促使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刘丹老师则通过高空抛物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设置丰富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突破“法律保障生活”的大概念教学。雷秋艳老师以“认识法治”为课时大概念,对单元知识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建构,实现了学科知识的结构化。
高一组魏毅老师遵循“以始为终”的思维流程,把2021年的政协报告设置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出该课时的大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王凤君老师的课例《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聚焦2021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审报告、议规划、品现在、展未来四个议题,让学生构建本课核心观点。黎胤灵老师聚焦全国两会,在对关键概念层层递进的分析中构建出课时大概念。邱鹏老师的课堂采用了议题式教学模式,以贴近学生的议题,引领学生提炼本节课的课时大概念。
高二组的冯静老师结合省级网络教研活动中的课例分享《社会历史主体》,介绍了他在该课中的实践探索。
老师们的认真准备赢得了周小山教授的充分肯定,周小山教授指出,工作室的老师们重视学科课程研究,以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周教授也指出老师们课例研究的形式还不够规范,课后的反思还应更具体落实。随后,周教授以《课例研究》为主题,向老师们介绍了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研究的最新理论以及课例研究方法与模型。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谢世君老师进行总结,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向能否有效的落实与开展,借助课例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工作室成员在梳理出本模块知识大概念的基础上,要对课例研究的模式和思路继续探索和尝试。
本次工作室活动有老师们的课堂经验分享,有专家引领指导,让与会老师们获益匪浅。本次活动也为工作室后期继续开发大概念教学引领下的课例研究指明了方向!(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