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一线教师小课题研究优秀成果集中亮相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
5月8日上午,为大力推进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一线教师群体的教育科研活动科学、持续、有效的开展,由成都市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委员会与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在实践中研究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成都市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小课题成果展示会在温江区王府外国语学校举行。本次会议现场展示了成都市一线教师部分小课题优秀成果,并邀请专家现场对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进行了专题讲座。
会议伊始,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管小波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教师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管小波校长表示:“当今的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求教师探究、变革、成果。教育的新样态就是倡导教师参与合作,参与实验,参与创造。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教学。”
首先由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张旭老师呈现了一堂高品质的小古文课《曹冲称象》,真可谓“课堂大气显真功,乐教善教真名师”。课上,张老师设计的范读和师生对读,不仅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朗读小古文的语感。张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提炼的方法理解文本,老师再以追问的方式强调重点字词的理解。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旭教授对本次课例进行详细而专业的点评,他认为,张旭老师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去调动、引导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智慧的光芒闪烁。与此同时,刘旭教授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助力教师们在课堂中更好的进行教学。
之后双流区棠湖小学、邛崃市机关幼儿园、成都市成华小学、天府七中、棕北中学、电子科大实验中学附小、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与成都市大弯中学的老师分别代表学校分享了课题研究报告。学困生、户外活动、教育戏剧、数学建模、对分课堂、国际理解、传统文化、生成性教学,不同角度、不同学科的课题无不是老师们对专业的探索,对教学的研究。
最后,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贺慧以“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师教学问题研究策略”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她从“为什么人类要研究科学”这个话题出发,介绍了教师做教学研究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静下心来多研究,多创新,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贺慧院长认为,课题研究成果是否有用,就要看是否有利于儿童成长。教师即研究者,如何选到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就要回到教学的本质:“学生、学科、学习。”(李永 毛逸舟 通讯员 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