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食品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在迎宾路小学成功举行

来源:成都市迎宾路小学 2021年05月06日 11:19
摘要:4月27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承办的成都市食品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在迎宾路小学举行。

为配合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对食品安全教育教研的认识和水平。4月27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承办的成都市食品安全教育主题教研活动在迎宾路小学举行。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科长李晓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全教育教研员陈军、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全教育教研员周君颖,全市23个区(市)县安全教育教研员、安全教育骨干教师以及成都市直属直管学校安全教育骨干教师共计1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李晓辉科长为全体教师带来了2个小时精彩的专题讲座《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及学校教育策略》。李科长从食品安全背景知识、食品安全教育误区及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三个方面结合鲜活的案例,为老师们深入浅出的阐释了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学校安全教育中可以结合的当下食品安全科普中亟待推广的重要知识点。

下午,迎宾路小学胡安琦老师带来了一节六年级研究课《做自己的食品安全责任人》。首先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用添加剂将变质豆皮变成色香俱全的小吃,引导学生关注“不良商贩有可能违规使用添加剂掩盖食物本身的腐败变质,因而我们需要学会挑选安全食品”;随后开展让学生现场挑选安全食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选择正规渠道”“看清保质期、生产日期”“关注保存条件”“查看外包装”四个食安小妙招;接着由春季尝鲜这一话题引出成都市一年四季均有分布的“蘑界”杀手——青褶伞,让学生警惕有毒植物中毒并明白“未知的食物更有风险!”;最后邀请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使用细菌快检设备为孩子们现场检测不洗手、简单冲洗、使用七步洗手法三种情况的手部细菌数对比,以及干净筷子和放入口腔使用后两种情况的筷子细菌数对比,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数据意识到“勤洗手”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倡导学生在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大背景下做好合格小市民。

研究课后,金牛区教科院安全教育教研员周君颖老师以《“一主两翼,多元一体”区域安全教育创新模式下的磨课例谈》为题向在座老师介绍了金牛区特色安全教育模式以及在该模式下进行课例设计、打磨的过程,重点从整合多方资源聚焦食品安全教育真问题、设计体验活动突显安全教育本质功能、紧扣总体国家安全观渗透爱国情感三个方面作了交流。

接着,成都市首届食安科普示范校代表,来自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廖林春副校长和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林丽娜副主任,从学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教育两个方面作了一线的经验交流。

廖林春副校长

林丽娜副主任

上午活动开始前,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团队通过主题展板和安全教育工具包向与会老师展示了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方面的尝试与成果。

中午,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团队还邀请与会老师参观了位于学校综合楼二楼的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来宾们在小小红十字志愿者的带领、讲解、示范之下体验了消防、报警、交通、居家、地震、烟道等安全场景和互动项目,对学校安全教育场馆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校的安全教育团队通过承办一次主题活动展示了一个安全主题教育场馆,得到了两级专家指导和两类资源支持。

执教老师的三条教育主线在短短三周内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通过前后四次磨课试讲得到了快速成长。(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