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外国语校长曾成彬:教育是责任千钧的“良心活”

来源:三原外国语学校 2021年04月27日 10:55
摘要:5年的时间能做什么?能从初一读到高二;能完成一份“五年计划”;能见证一所学校从崛起到腾飞;能看着亲手种下的希望,在岁月的长河里开出花。

5年的时间能做什么?能从初一读到高二;能完成一份“五年计划”;能见证一所学校从崛起到腾飞;能看着亲手种下的希望,在岁月的长河里开出花。

尽管接受过无数次采访,曾成彬校长依然做足了准备,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思考和感悟,真诚而用心,就像他刚来三原外国语学校时一样。

曾成彬的教育生涯,20年献给了西北中学,3年献给了成都十七中,9年献给了四川师大附中,三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他的带领下,都经历了枝繁叶茂,收获了蓬勃发展。

2016年1月,“公办名校长”曾成彬更换“赛道”,空降三原外国语学校,在教育圈掀起了不小的浪花。

如今,三原外国语学校在曾成彬的陪伴下,跨过办学20年的里程碑,迎来了新起点、新征程。

“构建以学生为圆心的服务型校园”

“个体差异发展教育”

“学习时,用心专注、分秒必争;锻炼时,生龙活虎、挥汗如雨;活动时,积极体验、自信表达。”

加盟三原外国语学校整整5年,曾成彬校长曾经立下的“flag”都实现了吗?

图片1.png

五育并举丨“教育就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服务”

曾成彬一来到三原外国语学校,就掀起了学校“二次创业”的浪潮,他首先提出了“构建以学生为圆心的服务型校园”的办学目标。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都是学生。”曾成彬校长认为,办学治校应该始终服务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只盯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原外国语学校的全面育人不只是“说说而已”,实施得“早”,且“深”。

在劳动教育方面,五年前,三原外国语学校依托“森林校园”的独特优势,开发了“校园农庄”课程,挖藕、捕鱼、种植……让同学们在劳动中边“玩”边“学”。如今,三原外国语学校的劳动教育经过数次改革创新、迭代升级,已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独具特色的三原劳动素养类课程体系,不仅给社会交出了一份与时俱进的“育人答卷”,也为成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了可圈可点的范本。2020年,三原外国语学校成为成都市教育局首批命名的“成都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

三原外国语学校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育人。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外语节,通过“校园四节”调动全员参与,为每个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此外,在每年的国画艺术节上,三原外国语学校还会把美术课堂搬到校外,邀请清华美院的教授和学生一起挥毫创作。

三原第五届读书节闭幕式

外语节话剧表演

研学课程

体育更是曾成彬校长关注的“重中之重”,三原外国语学校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建设了体育舞蹈、篮球等七支体育代表队,成立了单车社、武术社、乒乓球社等十余个体育社团,坚持把“阳光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除了保证日常大课间、体育课等锻炼足时足量,学校还开展跳绳特色项目,学生要人人达标,“考试” 合格才能毕业。

当然,这些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初三、高三年级也不例外。

“刚推行时,有些毕业年级的老师和学生们不理解,觉得耽误了学习。”曾成彬校长说,尤其是初三、高三年级参加大课间运动、跑操,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有学生写信,在网上发帖子,找校领导“理论”,但曾成彬校长都没有动摇。“身体健康必须是第一位的,而且体育运动对于紧张的学习也是一种调节,在运动中也更能展现初三、高三学生的精气神。”

慢慢地,曾成彬校长的坚持看到了成效,学生精神状态更好了,学习成绩在提高,师生也逐渐明白了他的用心。

“我们三原的学生出去参加活动,大家感觉比其他学校同年级的孩子个头要高一些,我觉得这和我们每天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曾成彬校长骄傲地说。

提升质量丨“困难学生不准撵走 优生留得下来”

曾成彬校长的另一大“战略”,就是实施“三全思想”:关心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全程的教育。

在教育圈里,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会默许老师们“劝退”或“劝转学”困难学生,这在三原外国语学校是坚决不允许的。“我们面向全体,关心、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爱优生,更要厚爱暂时落后的学生。”曾成彬校长谈到,学校专门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对各年级学生入校后的“巩固率”进行考核,学生不转校,老师们还有奖。

同时,学校也会对每个转出的学生进行回访调查,绝不允许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而“劝转学”,而是必须创新办法转变学生,让学生得到转化提高。

不掐尖、不放弃,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更加“费心”,才能提高办学质量。为此,三原外国语学校实施“三自德育”,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治管理能力;开展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自主·优效”课堂改革,把关注老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提升课堂效益;还实行成长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几个学生,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成长导师。

“困难学生不准撵走,优秀生留得下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曾成彬校长改革了三原外国语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制度:第一,考核“增值性的评估”,即看学生发展;第二,考核“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估”,即重视困难学生的提升,同时也重视“尖子生”培养,专门开设“小博士课程”等针对性的培优课程,培养出了岳玉用等“清华学霸”。

“好的教育,不是选拔优秀的学生适应我们的教育,而是创造适合的教育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发展。”曾成彬校长说。

推行“三全思想”后,三原外国语学校的学风、教风、校风都迎来了新面貌,学校成绩逐年稳步提升,三原外国语学校连年获得成都市教育局、新都区教育局表彰。

“我们的社会口碑和家长认可度都在不断提高。”据曾成彬校长透露,去年“民办学校100%摇号”政策出台后,三原外国语学校的报名依然“火爆”,摇中率仅40%,“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家校共育丨“给家长布置作业?我们从来没做过”

曾成彬校长的“三全思想”还体现在“实施全程的教育”上,在他看来,学校里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处处都是教育阵地。

“在食堂里,就教育孩子们节约粮食,规范就餐;在宿舍里,就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曾成彬校长谈到,三原外国语学校的宿管老师每周都要进行培训交流,每月都要和年级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不仅如此,三原外国语学校在家校协同教育上也非常重视。据曾成彬校长介绍,学校近年来推行周末和假期“学生自主管理行动计划”,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督促下,通过学生互助小组进行自主管理,优秀的学生开学还要受到表彰。

“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事,给家长布置作业?我们从来就没做过。”曾成彬校长表示,学生假期是纳入各年级统筹管理的:学生制定假期规划;作业分时段布置给学生,避免“赶作业”;学生导师每天检查作业完成质量;年级分阶段进行线上作业讲评;此外,假期体育作业、艺术作业、劳动作业等纳入年级管理。

图片17.png

寒假教师线上讲评作业

这样以教师为主导的“家校共育”也给老师们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刚开始老师们不理解,曾成彬校长就带着领导干部、骨干教师以身作则,渐渐提高老师们的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氛围也“起来了”,学生成绩“起来了”。“老师们看到了效果,都觉得付出很值得。”曾成彬校长说。

教师家访

师资建设丨“教师是没法发财的事业,必须要有奉献和奋斗精神”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校协同育人,都离不开老师们的付出。

曾经长期在公办学校任职,曾成彬校长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师这个行业,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都是‘公益事业’,是没法发财的事业,所以必须要有奋斗和奉献精神。”曾成彬校长认为,奋斗和奉献的前提,是责任与爱心。

曾成彬校长从倡导教师的奋斗和奉献精神做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中青年教师。三原外国语学校不少管理干部就是由曾成彬校长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中青年教师干劲大,有创新精神,就该重点培养。”近几年,一批中青年教师成长为省市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现在三原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也是“干劲十足”,平时早晨七点到校,晚上十点过离校,倾心倾情陪伴学生成长,课余时间给困难学生“开小灶”,利用周末放学、周日收假的时间无偿辅导学生,培优补差。老师们拼搏与奉献的状态,成为三原最亮丽的风景!

教师分层辅导

不忘初心丨“教育是责任千钧的‘良心活’”

上一个5年,曾成彬校长的“flag”几乎圆满达成。

下一个5年,他又立下了新的“flag”:

1、坚持构建“以学生为圆心的服务型校园”,把三原办成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家门口优质学校;

2、深化以初高中新课改、新考改为抓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对学情的精准分析能力,实施精准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3、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深化以分层、小班、英语原版教材为基础的英语教学特色,探究以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治管理为内容的“三自”德育特色教育;

4、关注全体学生,扩大优生群体培养,创造“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优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小博士课程

英语外教课堂

英语小班、分层教学

“作为校长在三原这些年,对比起以前,学校管理更加沉着了,做教育更加沉静了。”曾成彬校长回顾过去5年的风风雨雨,他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没有那么功利,也不那么急躁,对孩子的发展,看得更高更远一些。”

“比如对于学生参加活动,只要对他们成长体验有帮助,我都大力支持,不在意他们得不得奖;对于和自己一起战斗的老师们,感到责任和压力比公办学校大很多。”曾成彬校长表示,民办学校避不开市场的考验,“让两百余人的教师团队在三原这个平台上,有持续的事业发展,实现价值,赢得尊重,是我当校长的责任。”

但不变的,依旧是那份育人初心。

“教育这件事,不好好做也没法马上看出来有什么问题,但它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幸福。”曾成彬校长认为,教育是责任千钧的“良心活”,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仁爱心,全力以赴,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赖波 通讯员 陈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