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学本” 巴中市50余名骨干教师到访西北中学实验学校
2021年4月21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和中国教师网共同组织的2020-2021学年巴中国培项目(初中数学)跟岗培训项目在成都西北中学实验学校(成都市第43中学)顺利开展,来自巴中市的5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学习交流。
本次活动由教科室李靖宜主任主持,学校陈静副校长代表学校全体教师对莅临学校学习交流的骨干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学校基本情况和“智慧学本课堂”项目工作进展情况作了介绍。
上午,七年级数学组高飞老师、八年级陈容老师借助畅言智慧课堂,九年级柳俊老师依托希沃白板,为跟岗教师呈现了三堂优质的智慧学本公开课,课题分别为《完全平方公式专题探讨》《分式的混合运算》和《成都中考冲刺之B卷26题专题复习》。七年级高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抓牢抓实学生的基本技能,八年级陈老师在教学中重在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九年级柳老师教学目标性强、针对性强,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解和计算技能,有助于中考提分。
郑晓涛老师为参会教师作了以《展数学风采 探教学真谛——成长中的43中数学教研组》为主题的讲座,郑老师从师生两个方面展现了学校数学组师生的风采。学生方面:七年级做到——生讲生学、人人敢讲;八年级做到——生讲生学、人人会讲;九年级做到——生讲生学、人人善讲。最后达到学生亲近数学、数学点亮学生的效果。教师方面:充分搭建和利用多层次成长平台,如请专家进校指导、强化教学常规、强化集体备课、师徒结对、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实现教师专研数学、数学成就教师的效果。
学校教科室李靖宜主任为参会教师作了以《学校“智慧学本”建设现状与规划思考》为主题的讲座。她首先讲到学校的基本情况,基于学校现状,结合校情,实行课堂改革势在必行。自2016年起,全校引进了“学本课堂”项目,开始课改“破冰之路”。近几年来,教师在课改路上不断成长,取得了累累硕果,也有了一定的课改经验和心得。但面临周围优质初中学校的建立,学校的课改转型还将继续。该校于2020年申报了“智慧学本课堂”改革项目,正式踏上了“学本课堂”3.0版本的课改之路。其次,她着重从学校“智慧学本课堂”建设背景和实施、建设智慧数字系统、构建智慧化基础环境、智慧学本课堂操作模式介绍、后期智慧学本课堂改革方向几个方面介绍了学校“智慧学本课堂”的现状和未来。
在李靖宜主任的主持下,七年级数学老师卓丽借助畅言智慧课堂,为跟岗教师和全校教师呈现了一堂课题为《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中线》的“智慧学本”展示课。
课后,卓老师首先说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之后,学校老师和与会老师纷纷对卓老师的课进行了评价。陈静副校长从学科核心素养、学本课堂、智慧课堂三个方面谈到,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本课堂中“先学后教、问题导学、小组合作”的模式;这堂课老师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学本课堂”智慧化。同时,陈静副校长也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小组讨论时教师要由浅入深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时还要体现出教学的精准化和差异化。之后,有老师谈到,卓老师的课设计程序合理,由学生感兴趣的披萨问题引入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顺利引出中线的性质;又有老师谈到中线平分面积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讲透讲实、学生要过手;还有老师谈到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点透中线和中位线的区别,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中,卓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效率。可见,该校的“学本课堂”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更能展现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与风采。
此次巴中国培项目(初中数学)跟岗培训学员到校学习,加强了校际交流,促进双方共同成长,希望双方教师能以心相约,促膝长谈,再话“智慧学本”。(陈海燕 通讯员 胡婧 樊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