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五幼以微课题为抓手凝聚家园合力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幼儿园 2021年04月19日 14:49
摘要: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幼儿园以《家园合作理念下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实践研究》微课题为抓手破除幼儿园和家庭藩篱,凝聚家园合力共促幼儿发展。

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幼儿园以《家园合作理念下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实践研究》微课题为抓手破除幼儿园和家庭藩篱,凝聚家园合力共促幼儿发展。

课题组以此展开为期1年的研究,通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在充分了解幼儿年龄阶段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特点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多维度、分阶段的课程设计模式,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性的具体培养策略,并采用实验对照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对策略进行评估和验证,总结出了一条具体可操作的家园合作理念下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路径。

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铸造家长共育的新途径

传统的家园共育形式主要有家长会、电话、微信、家长开放日等,这些形式都需要教师与家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缺少任意一个条件都会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但在疫情时期,父母与教师沟通频率降低,导致家园共育工作流于形式化。课题组的教师根据前期“线上家访”的调查结果,以组织者身份介入家庭教育之中,搭建了以微信群线上互动答疑的平台,在更多家长之间搭建桥梁,发动家长展开网络交流互动,也给更多家长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其次,建立线上沙龙共享平台,随时随地和家长展开联系,也利用公众号发动专题讨论,传授教育方法,分享教育经验,鼓励家长能够形成多边互动,在交流互动中形成教育策略,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讨论,自然地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

深入分析家长群体,为家长提供针对性指导

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缺乏系统地了解,因而在配合教育上出现偏差;部分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能对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还有一些家长欠缺正确的育儿方法与技能,缺乏科学性指导和实效性陪伴。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同程度地抵消了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成效,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而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时也常常由于重视不够和工作能力差等原因,出现零散不系统、资源不完整、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后续老师们可通过家长问卷、座谈、访问等途径了解家长现有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观狭隘的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在幼儿分享行为教育中存在较大困难的家长进行策略的分享和指导。

给予环境的支持,创设多样的形式来实施和深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通过家园涂鸦美术中的“分享”故事探讨,如教师在幼儿园布置完成美术作品《可爱的机器猫》,在家庭中,需要爸爸妈妈陪伴完成,同时让幼儿来分享自己的创作乐趣,如和其他幼儿来分享自己的彩笔,共同完成绘画的快乐。家园合作社会化活动中的“分享”场景,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参与“我为老人来让座”的“模拟巴士”训练,从而提高幼儿社会活动中对“分享”行为的感知。同时在家庭中,家长带幼儿亲自参与到“分享”行为中,形成“会分享爱”的良好行为。

此项课题研究为天府五幼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提供了有效操作策略的同时,还丰富了家园共育的途径和实施办法,为建立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黄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