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到校,引领金牛区机关三幼教师探索课程审议新“视”界
徐徐落幕的三月,既为童年成长铺垫了绚烂春色,也揭开了机关三幼教育集团本学期首次课程审议的序幕。围绕寻找新“视”界系列教育活动,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机关三幼)展开了新一轮教育反思和专业审视。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彭俊英教授带领其团队参与了本次园级课程审议活动。北新分园、王贾桥分园教职工进行了线上观摩。
教学园长熊玫聚焦“我爱妈妈”与“寻找春天”主题词,从背景缘起、过程推进、价值所在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活动,并抛出了如下问题以便更好地聚焦审议:儿童视角的真正内涵、活动中是否有所体现、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占比如何……
小二班杨茹老师代表小班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回顾,通过《你好,妈妈》的分享展现了班级幼儿借助集体讨论、回顾照片、角色扮演等不同形式,对“妈妈”一词独具儿童化的解读、认识和展示。
中三班陈欢老师作为中班组代表分享了《“叮咚”您有一封信请查收》,从班级幼儿热衷“邮递员”语言游戏这一现象延展出以“寄信”形式向妈妈传递爱意的系列活动,通过播放视频让明信片的诞生、聪慧小邮局成立、收信后的家长反馈等有爱画面一一闪现。
大一班文世选老师分享了《聪慧园·春天里》,他深入了解班级儿童对春天的已有认识,巧妙抛出有关春天的一系列提问,让孩子们走进户外发现春天,用诗歌化的语言描摹春天,通过一坛泡菜,品尝来自去年春天的馈赠……运用视觉、知觉、味觉、嗅觉等探索方式,在童心深处掀起一场有关春天的感官盛宴。
审议过程中,参会教师各抒己见。“成人视角存在的必要性?”“课程预设和教师主导的界限区分?”……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困惑与来自专家学者的对话回应,在一次次语言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汇成了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共鸣。
在专家点评环节,彭俊英教授对本次分享中教师呈现的专业性再度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她用深入浅出的话语向老师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表示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并行不悖,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不能非此即彼,应该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现实需要、发展水平和活动本身的难易度弹性调整。
机关三幼教育集团总园长高翔表示,教师在预设前要尽可能全面思考活动对儿童的发展点是什么?同一主题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挑战是什么?她勉励老师们要在下一月的课程审议中尽可能地呈现相关思考和对应行动,教师还应加强对个别差异的关注和精准支持,从而促进活动更好地深入。
带着新的反思与期许,机三人再度踏上了躬耕教育的旅程。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