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校园新“食”尚 双中实验校附小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双中实验校附小)秉承生态教育理念,传承教育集团的素质教育愿景,结合小学学情和特点,构建了以“健全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而“三会课程”正是现行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实施途径。“三会课程”包括校会(每周一40分钟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表演等、根据附小实际的全校性大型德育活动等)、晨会(每天早自习后的固定时间段:周一为全校性分年级的主题晨会、周二到周五为分年级分班的常态晨会)、班队会(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双中实验校附小以课题化推进,课程化实施的方式,凝聚团队智慧,让德育浸润孩子向上的生长,从规范行为到培养品格再到塑造健全人格,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双中实验校附小在12月份开展了“崇尚节俭,拒绝舌尖浪费”的系列健全人格教育的三会课程的主题活动。
珍惜粮食的倡导者
校会课程以国旗下讲话为起始,来自五年级(1)班的少先队员向全体师生讲述了“节约粮食”的意义,呼吁全体队员都努力成为“光盘”一族!大队辅导员李金鑫老师也向大家发起倡议:不仅在校节约,更要将节约的理念带到家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亲人,将“光盘”行动传递到每一个家庭。
不但如此,双中实验校附小还开展了“光盘,我在行动”主题晨会,通过观看“食堂工作人员的一天”让学生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争做珍惜粮食的倡导者!
“珍惜粮食,我们在行动”的主题队会正在四年级(4)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辅导员冯莉老师通过介绍粮食作物、了解一粒米的历程,引导孩子们层层深入地体会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四年级(3)班也召开了一次“珍惜粮食”主题班会课程,小主持们通过引导同学们观察浪费粮食的现象,进一步反思在不同场合就餐时大家该怎么做。
校园“食”尚的响应者
附小食堂为了兼顾孩子的口味喜好和营养均衡制定了每周食谱。“做孩子喜欢吃的营养餐,让‘光盘’成为校园新‘食’尚”,这是双中实验校附小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光盘行动”的一项举措。
“教师管餐盒,食堂管大桶”,每次餐后,班主任、辅导员及生活老师会对孩子们的用餐情况一一进行检查,并对“光盘小达人”进行表彰,以此激励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用餐结束后,由食堂搬运人员对全校剩菜剩饭桶进行称重,记录重量,食堂人员按班进行重量统计,统计出“剩菜剩饭”每周班级总量。
大队部则以日常习惯培养为抓手,成立了用餐督导队,大队部的督导队员们每天都会对各班用餐情况进行检查打分,并将其作为学校每周“五星班级”流动红旗的评选标准之一。
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各班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做法,开展了相应的特色班队会课程,对孩子们进行颇具特色的“光盘行动生态管理”。
利用周五的班级班队会课程,班主任郑珊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式引导,让孩子们进行“三思”,在“三思”中明白“食”的重要。“三思而后行”,三年级(7)班接着开展了一次“食为天,惜为先”的班级特色晨会。两位班辅带领全班孩子一起对学校的“光盘行动”进行解读,并制定了班级实施计划、监督方案和激励措施。
班级选出了负责“光盘行动”的小干部,每日完成“光盘行动”较好的小朋友由值班班干部做好记录,落实签字确认,并由老师拍照上传到班级相册,以此激励更多的孩子加入“光盘行动者”行列。每周均有晨会作为“光盘行动”的讨论会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可以自我总结,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观点以取长补短。月末时,班主任、辅导员会根据班干部的每日记录,评选出当月的“光盘小达人”,并进行表彰,也切实做好相关图文档案的记录。
班主任郑珊老师和辅导员张漫老师,善用换位思考,“引—教—管”相结合的做法也令家长们大加赞赏。她们在就餐时会“一心多用”,用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变化,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关注孩子们用餐的进度与饭菜的温度,空余时间随时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让家长及时获取孩子在校的食品安全和用餐情况,也有家长踊跃献计献策,使得三年级七班的光盘行动要“胜”非“剩”。
“光盘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老师、孩子人人都是追“光”者,学校、家庭处处都有新“食”尚。双中实验校附小校长谢强表示,学校将在健全人格教育的“三会课程”中持续开展“光盘活动”,努力让孩子们养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意识,在孩子们吃饱吃好的前提下,不浪费、懂感恩、爱劳动,让好习惯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赖波 通讯员 杨彬 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