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附校教师走进“项目式学习”,逐梦教育新征程

2025年02月24日 15:20
摘要:2025年2月15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SUNY Albany)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博士,成都大学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成都市“未来学校”项目指导专家,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市锦江区、高新区、龙泉驿区信息化、人工智能项目指导专家陈静萍走进四川天府新区华中附校,以《面向未来的项目式学习》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当传统课堂的钟声与数字时代的浪潮相遇,教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项目式学习如同金钥匙,为通向未来开启大门。2025年2月15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SUNY Albany)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博士,成都大学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成都市“未来学校”项目指导专家,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市锦江区、高新区、龙泉驿区信息化、人工智能项目指导专家陈静萍走进四川天府新区华中附校,以《面向未来的项目式学习》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解构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的定义是什么?陈博士指出,项目式学习即是围绕项目来进行学习或教学,包括产品驱动、目标导向、时间限制三项特征。她特别指出科研活动中的探究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应模仿科学家探索和认知世界,以问题为起点,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

组织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具有中心性,自主性及真实性,并要求学生进行建构式探究。优秀的项目设计如同编剧构思剧本,需要兼顾教育目标与人性化体验。陈博士提出,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型问题至关重要,如“怎样正确书写价格牌”这种设计既锚定课标要求,又能让知识在现实土壤中生根。

而对于“怎样选择好的项目式学习项目”这一问题,陈博士结合经验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项目式学习的良性效应

项目式学习的广泛推行,将会引起教育关系中连续不断的涟漪效应。学生将从“解题工具”转变为“问题猎手”,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学校也将重构新的教育生态。项目式学习中所产出的“产品”虽小,但孩子们却能从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项目式学习培养的,是一代能用同理心丈量社会痛点、用系统思维拆解复杂问题的“新人类”。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2/24/a718f39d-220b-425f-ae87-ed6cbd50b839.jpg

活动总结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2/24/1309d711-825e-4b3f-8660-c59d2d810cd0.jpg

项目式学习不是教育乌托邦,而是正在进行的思想迁徙。它让学习回归“人与世界对话”的本质。未来社会,最珍贵的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能用已知创造什么。在这场教育重塑的交响曲中,华中附校教师将不断汲取能量,为教育教学增光添彩。(黄小林 胡葭 彭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