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数也要奖牌,华西中学钟墨战队将一小时掰成120分钟用

2025年03月05日 15:28
摘要:电子科大附中·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钟墨战队是一个机器人社团,代表学校参赛获得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MakeX工程机器人挑战赛项目比赛二等奖,由此拉开了华西中学波澜壮阔的科创比赛之路。

电子科大附中·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钟墨战队是一个机器人社团,代表学校参赛获得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MakeX工程机器人挑战赛项目比赛二等奖,由此拉开了华西中学波澜壮阔的科创比赛之路。时隔三年,新的钟墨战队在比赛中成功荣获一等奖,成为华西中学的金牌社团。钟墨战队为何能取得如此佳绩,请听以下故事。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3/05/ca274b0f-978f-4a76-a5c1-da1dee97834d.png

故事讲述人:方建,高2018级3班班主任,现任电子科大附中·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德育处副主任

我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屡创佳绩,曾带领平行班逆袭英才班,将中游班级送上年级榜首,算是学校的明星班主任。2018年秋,我接手新高一(3)班时遇到了新的问题,面临教育理念的艰难抉择。当我们班级三分之二学生入选学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战队”时,机遇与挑战如同双刃剑同时出鞘——科创竞赛能开拓视野,但频繁停课也让班级成绩断崖式下滑,半期考试被同类班级甩开差距。

我观察到:机器人训练不仅培养动手能力,更能锤炼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在科任教师的焦虑与家长的质疑中,我作出破局决策:“我们要在当下与未来之间架桥!”当其他班级陆续退出时,我带领学生们立下军令状:“用效率弥补时间,以协作突破困局!”我和学生开启了一场教育实验:战队成员自主开发“碎片时间管理法”,将往返家校时段、课间休息时段、午休间隙转化为预习时段;建立“问题银行”,让学生先搜集好疑难问题,我再集中答疑;创建学习互助小组,让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互印证。机器人竞赛有着非常大的魔力,同学们疯狂地爱上了它,夜幕下的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同学们学习竞赛两不误,左手调试代码,右手演算习题,在科创与学业的平衡木上走出了独特舞步。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3/05/a9c7b9c9-de65-4551-a52d-28220d530309.png

钟墨战队部分队员合影

这场双向奔赴终见曙光。到了高二年级,“钟墨战队”在余学容和李昔霜老师的带领下横扫市级机器人大赛,在之后的省级比赛、国家级比赛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代表学校参赛获得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MakeX工程机器人挑战赛项目比赛二等奖。更令人惊喜的是,战队成员成绩逆势上扬,到了高三,小汪等钟墨站队主要成员有4名同学考试成绩越来越好。当奖杯与奖状交相辉映,学生们在总结会上感慨:“竞赛教会我们把1小时掰成120分钟用。学习,拼的不是时间加汗水,而是效率与激情。”

钟墨战队与印度代表队对抗

获得分数的同时,这批学生能力和思维得到巨大提升,进入大学以后,相比同龄人,他们更具有竞争力。考入北科大的小齐组建起大学机器人战队,保送川大的小袁成为科创社团负责人。如今回望,当年那些在实验室与教室间奔波的少年已然明白:我当年给予他们的不仅是竞赛机会,更是受益终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钟墨战队队员鲜明接受记者采访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箴言:“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赢不了明天。”我用三年育人实践,为这句话写下了生动的注脚。在教育这张答卷上,我用“今天”的勇气托举起“明天”的希望,助力学生在求知奋进的征途上稳步前行。当知识与实践共振,当分数与能力共舞,教育的真正价值得以彰显,每个生命焕发出向上生长的强大动力。(陈海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