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教育新篇,二仙桥学校与仁和思源实验学校携手共进
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建平,仁和思源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罗勇,仁和区五十一公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柯,仁和区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集团校长、东风小学总支书记起学赋,仁和区大龙潭乡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李军江一行到二仙桥学校参观交流。二仙桥学校李良明书记、郭中全副校长、巨洪礼副校长带领行政班子热情接待。两校围绕校园文化、办学理念、AI智能教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漫步校园·感受文化育人氛围
在二仙桥学校校级班子的陪同下,仁和区教育考察团的领导们深入校园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团先后走访沁心园、教学区、运动场、风雨篮球场及文化长廊等教育教学场所,全面考察学校育人环境与文化生态建设成果。考察团成员高度评价学校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特别对师生群体展现出的精神面貌给予充分肯定。
战略共商·革新智慧教育范式
参观结束后,双方领导移步会议室进行座谈,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会议首先由二仙桥学校李良明书记介绍学校发展情况。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秉承“追求有质量的生命,为有品位的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高校+”与“名校+”联动战略,与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邀请石室中学名师担任指导专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打造“祥云网班”教学模式,运用AI技术实现“精准施教、数字赋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坚持“五育并举”育人方针,重点发展篮球运动与剪纸艺术特色项目,持续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工程。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双方领导就AI教育技术发展展开深入探讨。邓建平主任指出:“AI教学正引发教育领域的技术革命,为教师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变奏。智能系统精准分析学情数据、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案,将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虚拟助教可实时解答基础问题,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但另一方面,教师正面临角色重塑的考验——机械的知识传授逐渐被AI替代,而情感联结、价值引导、创造力培养等教育本质职能愈发重要。”
双方领导一致认为,在AI应用逐渐成为教师必备技能的当下,更需要着力探索人机协同中教育温度的维系路径。教师应当以人文视角洞察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融合智慧启迪与生命关怀。将AI的精准分析能力与教师的人文素养深度结合,能切实推进教育变革。为此,相关学校计划围绕“AI赋能·精准教学”主题,建立骨干教师互访机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经验分享活动。
愿景同绘·展望协同发展未来
此次交流活动既是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更是育人初心的再度淬炼。正如二仙桥学校李良明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拓宽认知维度,主动拥抱时代变革。”基于此共识,合作各方将着力构建多维联动机制,通过常态化交流平台搭建、师资联合培养计划实施、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完善等具体举措,共同探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范式。(魏雅莉 程鸶斯 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