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常规、育班干、强根基,新兴小学班主任共探治班之道
3月31日,四川天府新区新兴小学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沙龙在庙山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班干部培养与班级常规管理”为核心议题,通过反思梳理、经验共研、导师引领、互动答疑等环节,构建起多维赋能的成长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拔节生长。
思悟先行:实践沉淀与问题查摆
活动伊始,参加活动的10位青年教师首先进入深度反思环节。在10分钟的静思书写中,他们将日常工作中的育人智慧具象化——从班干部选拔的“品德为先+能力适配”标准,到岗位分工的“动态调整机制”;从常规管理的“积分制”探索,到问题学生的“一对一谈心策略”,字里行间既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治班之道,也坦诚记录了“岗位轮换与管理连续性的矛盾”“特殊学生教育转化困境”等真实困惑,为后续研讨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共研共进:多维经验的思维碰撞
在20分钟的分享交流环节,青年教师依次登台,将日常工作中的“金点子”转化为可复制的育人策略。有“阶梯式培养法”:通过分层任务设计(基础任务→协作任务→创新任务),让班干部在“试错-改进-提升”的循环中实现能力进阶;有聚焦“岗位育人”:详细介绍“班级微岗位责任制”——从传统的班长、课代表到“绿植管理员”“护眼操督查员”“电灯管理员”等特色岗位,让每个学生在具体职责中培育责任意识;有“微班会精准育人”经验:通过“3分钟课前德育微课”“周末总结微论坛”等形式,结合“班级优化大师”数字化评价工具,将常规管理细化到日常点滴。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现场不时响起会心的掌声与认同的颔首。
导师领航:凝练管理的核心密码
资深班主任高俊老师以“三十载育人路”的深厚积淀,为青年教师提炼班级管理的三大核心逻辑:制度育人——筑牢常规管理根基;情感联结——润泽心灵的教育底色;“修身班会课”——涵养品德修养的成长课堂。
精准赋能:直面困惑的实践应答
在互动答疑环节,青年教师直面痛点问题:针对“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学生如何教育”,高老师建议采用“渐进式唤醒策略”:从发掘微小兴趣点入手,通过“专属岗位委任”“进步可视化记录”逐步重建价值认同;针对“班干部懈怠现象”,提出“赋能型管理”思路:定期开展“管理能力工作坊”,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等提升岗位胜任力,同时建立“弹性退出机制”保护学生积极性;面对“屡教不改的特殊行为问题”,强调“家校协同+专业支持”,建议联合心理教师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在坚守规则底线的同时给予持续的耐心与包容。
高老师结合具体案例的精准解答,既有教育理论的高度,更具实践操作的温度,让参训教师直呼“解渴”。
培训在热烈的交流中接近尾声,青年教师们手中的笔记本已记满详实的要点,眼中闪烁着明晰的光芒。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共享,更是一次育人初心的再凝聚——当年轻的教育者们带着新的思考重返班级,那些关于信任、规则与爱的教育智慧,终将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生根发芽,长成守护学生成长的参天大树。(黄小林 戢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