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导为契机,回民小学深耕课堂改革新路径
为深化“共生视野下未来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研究”重点项目实践,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创新,2025年4月10日,成都市青羊区小学和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文可带队,15位教研员走进成都市回民小学开展以“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集体视导活动。
学校交流
成都市回民小学副校长刘莉以《质优校暖·和美生长》为题,从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管理策略和学校发展样态三方面交流。学校建构“三教三课”教学管理策略,抓实“教管、教研、教评、课堂、课程、课题”六项关键,依托骨干教师成长联盟室开展教师专业提升常态研修,聚焦课堂研究专项推动促进回小“强教提质”。学校秉承“和美生长”理念,以课堂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融合五育发展,构建国家课程为主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蜀韵探究、非遗传承等地方及校本课程为补充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专题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课程,以“铸牢教育学科课、铸牢教育校级课、铸牢教育融合课”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立体化协同式育人格局,以课程育人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化实施,从而达成入心慧智的教育效果。
深入课堂
此次视导聚焦“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培训和课堂实践”以及“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大核心内容。15位教研员深入六个年级开展随堂听课,累计听取21节常态课,通过课堂诊断与专业点评为教师提供精准支持,引领学科专业发展。课后,授课教师积极分享教学设计理念,提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并就课堂改革方向展开讨论。教研员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科专业视角提出优化建议,为教师们答疑解惑,助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集体研讨
随后,教研员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对各年级、各学科的视导情况进行交流与汇总。基于课堂实际情况与深度交流,全面评估学校教学成效,肯定课堂在新课程标准标理念下的建构与落实的同时,针对教学管理、课程设计、校本教研等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会议总结
青羊区教科小学和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文可对会议进行总结。刘所长肯定了学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师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已经逐步构建出了具有回小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教育效果明显。
她强调,学校需持续强化教研支持体系、优化教师成长路径,立足新课改要求,在思政教育、科学探究及实践育人领域寻求突破,通过构建管理、学习、教研三位一体的发展共同体,推动教育创新纵深发展。
最后,成都市回民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陈绍光感谢区教科院对学校发展的关心与指导。他提出,学校将继续以“党建领航力、课程驱动力、文化感染力”为核心的三大维度教育实践的互融共育之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规范,通过学校课程、活动实践、文化建设形成生动教育教师学生、影响联动家长社区的“和育”之策。学校着力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以课堂增效提质为核心,推进学科建设特色化发展,保持与加速全面质量发展优良态势,坚持“和美生长•振翅飞扬”办学理念,全力创建百年名校。(赖波 赖羽纶 邹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