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朱祥烈名校长工作室2025年第二次研修活动顺利开展

2025年04月16日 15:13
摘要:2025年4月2日,成都高新区朱祥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了以“文化赋能·专业共生”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持续探索教育家精神关照下的教师文化建设,2025年4月2日,成都高新区朱祥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了以“文化赋能·专业共生”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首先聚焦各成员的年度研修计划分享。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新川分校副书记陈璐以“理论研习+项目实践+数智研修”三维路径,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实践范式;成都高新区朝阳小学魏梅校长强调教师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通过“符号浸润、仪式唤醒、体系筑基”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徐畅主任以“智慧研习环、协同共创环、生态进化环”三环驱动,结合“制度-技术-专业-文化”四维支撑,形成教育教研文化新生态;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彭勇主任提出“理论-课堂-研究”三位一体教师发展模型,通过经典研读、循证反思、课题攻关实现教育家精神向教学效能的转化;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崇和分校唐治国副校长提出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文化建设方向,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教研能力提升等措施,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岳佳丽副校长提出以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为战略支点,通过课程系统重构、科学教育提质、AI教研赋能三轨并进,孵化具有迁移价值的教师文化发展模型。

活动随后深入探讨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文化契合点。黄华主任分析了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文化在理想信念、育人智慧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契合点,提出协同体育组和教科室开展生长型教师研修文化研究;苏曦主任提出以教师分层分级发展为工作方向,通过差异化培养路径、智慧研修平台赋能、教师画像技术精准赋能,构建教师发展新生态;滨河学校岳进宗主任从核心理念、搭建多元平台和注重骨干教师引领三个方面分享,期待通过组织培训和实施“滨河大先生”项目传承奉献精神和创新基因;滨河学校团支书谢曾艳将开展党团队一体化研究,通过筑牢思想根基、提升理论素养、完善评优机制、打造多功能空间、形成课程资源库等方式,助力成员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周瑞主任分享了教师安全素养提升规划,通过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强化意识,预期三年实现教师安全素养三个转变,构建校园安全命运共同体;骨干教师张珂老师分享了精研深耕、携手共进和建言献策的实践计划,通过提升素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丰富教师文化内涵,打造本校特色教师文化。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16/a3f275c4-aeb9-4688-8bbf-42efbe051631.jpg

工作室导师朱祥烈校长对各位成员的发言进行专业点评,肯定了大家在教师文化发展研究中的目标、路径和成果预期。朱校长传达了高新区教育大会精神,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成都高新区教体局蔡局长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指导意见,明确教育的三大属性,守护教育公平,以思政、劳动教育与教师梯队建设为抓手践行暖心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接下来,朱校长对成员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强调专业化,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见解,构建专业架构,形成特色成果;二是要结合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要求,进一步聚焦教师文化建设的生长内涵,以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为目标,探索教师文化优质成长的新方法、新路径。

最后,工作室导师朱祥烈校长就今年工作室的活动作了安排:工作方向包括深刻理解教育三大属性,提升教学管理的政治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提高教书育人与管理水平;以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为目标,探索教师文化优质成长新路径。工作室将继续围绕教师文化建设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通过有主题的现场观摩、赴发达地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实践分享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师文化的生长与发展,为区域教育改革贡献力量。(黄小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