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共思聚智慧,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携手同心育“数感”
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由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承办的成都中小学教研组长(管理干部)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第八次研修暨小学数学“1+N联盟教研”第七次研修活动于2025年4月9日在实验小学四楼学术会议厅如期举行,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全区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研修以“指向‘数感’培育的数智循证研修”为主题,聚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旨在通过数智赋能与循证实践,探索数感培育的新路径。高阶思维共同体学校教师齐聚一堂,共研共思,携手助力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启幕:高瞻远瞩明方向
下午13:30,活动在岳佳丽副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岳副校长强调:“数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基础。本次研修将依托数智技术,通过循证研究,精准定位数感培育的痛点,助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为高新区数学教育创新注入新动能。”
岳佳丽副校长致辞
主题交流:数智赋能探新径
接着,高新实小数学教研组长李淼对此次活动的“问题与聚焦”“规划与设计”“实施与改进”三个核心维度展开主题交流。她提到:“数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但教学实践中,学生数感薄弱问题突出。”为此,实验小学数学组以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切入点,借助智能研修平台,开展基础性循证研修。组建了教学实践、教学诊断等五大团队,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研修内容涵盖理论学习、量表开发、数据分析和课堂改进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学习、量规开发、课例诊断与改进三类活动推进。研修过程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线上利用平台共享资源、交流研讨,线下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磨等,将研修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成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前测发现学生理解分数意义存在困难,随即开展三段式课例诊断与改进。教师依据理论学习设计教学方案,经多次磨课、采集分析课堂数据、集体研讨优化,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改进。
高新实小数学教研组长李淼交流分享
课例展示:课堂实践出真知
随后,董运莹老师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以生动的课堂实践诠释了数智循证研修的成果。
董运莹老师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
团队复诊:群策群力促提升
首先是董运莹老师个人诊断,董老师对三次磨课的教学设计变化进行了阐释。接着是同伴复诊环节,殷文童、周倩、罗利君、陈娇等教师组成复诊团队,围绕“为什么学”“有什么用”“怎么用”三大核心问题,对课堂进行深入剖析。
复诊团队深入剖析
专家指导:高屋建瓴指方向
高新区小数教研员王开兰老师提到,在董老师的课堂中,通过四个创新策略为三年级学生搭建认知阶梯,突破分数学习难点。王老师还特别指出,针对学生从整数到分数跨越的思维困境,董老师在“认知冲突”设计上独具匠心,以问题驱动的学习路径,既符合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高新区小数教研员王开兰老师点评指导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广录教授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以“数感”培育为锚点展开深度点评。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广录教授点评指导
最后,高新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韩欣表示本次活动以“数感培育”为核心,通过“数智赋能+循证实践”双轨并行,精准锚定教学痛点。
高新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韩欣点评指导
结语:携手同行向未来
随着合影留念环节的结束,本次研修活动圆满落幕。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发展基地将继续秉承“共研共思、携手同行”的理念,以数智技术为翼,以循证研究为基,深耕数感培育,为区域数学教育改革贡献智慧与力量。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让我们期待,在高阶思维与数智赋能的双向奔赴中,高新小数教育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华!(赖波 余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