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学,黄甲小学学子让蝴蝶在自然与知识间“飞舞”
近日,成都市双流区黄甲小学二年级学子走出课堂,在校园内开展了一场以“观察蝴蝶·探索自然”为主题的跨学科研学活动。通过科学观察、艺术创作与知识探究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自然生命的灵动与学科碰撞的魅力。
第一站
观察活体昆虫 解锁科学密码
在动物观察处,昆虫科普体验馆的老师带领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幽灵螳螂、非洲大蜗牛、竹节虫等活体昆虫。
活动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老师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生命周期与生存智慧。生动的讲解与实物观察,让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活”了起来。
第二站
彩翼飞扬 绘梦春天
带着科学观察的灵感和收获,同学们奔向操场化身“自然艺术家”,开启“蝴蝶艺术创作”。
大家以写生形式描绘蝴蝶翅膀的对称之美,并结合数学图形知识搭建风筝支架。
孩子们分组合作,用竹篾、彩纸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蝴蝶风筝。当一只只五彩斑斓承载着想象力的“蝴蝶”乘着春风翩然升空,操场上欢呼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
第三站
科普讲座点睛 感悟生命哲思
活动尾声,昆虫科普体验馆的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蝴蝶的种类和蝴蝶的生长,用生动的影像资料揭秘蝴蝶羽化全过程。同学们结合之前的观察体验,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恋恋不舍。这场融合科学、艺术与文学的跨学科研学,不仅让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更在春风中播撒下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种子。(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