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模型破困局!谢世君·苏聪丽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解锁思政大概念教学密码

2025年04月21日 14:14
摘要:2025年4月11日,《中学政治大概念教学》与成都高新区“谢世君·苏聪丽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见面了。

2025年4月11日,《中学政治大概念教学》与成都高新区“谢世君·苏聪丽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见面了。该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由“谢世君·苏聪丽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组织编写,集聚了39名一线政治骨干教师历经四年的教育实践智慧,源自草根,反哺一线。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7957668d-35fc-4519-999f-cd5a20c8ff25.png

本书以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使命,坚持大概念教学的思想方法,聚焦中学政治的主题和课时两个维度,建构了两个大概念教学设计模式,即主题式教学设计的“一式六步”和课时教学设“三阶三三二环”,搭建了“一核三层三段”的评价设计模型。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该工作室在大概念教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跨越式进步。

学习实践大概念教学的心路历程分享——

01编写本书的缘起与初衷?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历史重任。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全新挑战与机遇。例如新课标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新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用大概念串联知识组织课程内容等。2020年10月,我们工作室确立了大概念教学作为工作室学习、研究、实践的重点,并准备以此为杠杆撬动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变革,旨在为高中思政教育开拓新路径,助力教师更好地将新课标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切实推动学生素养落地。

02本书有何创新点?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师们特别在意对知识内容的精细化处理,过度关注知识本身。这种方式不仅导致课堂教学的对象错位,更重要的是课堂永远停留在对知识的解释上,不断将其碎片化,难以看到完整的课堂、有结构的课堂、有思维的课堂。大概念教学基于单元主题实现整体建构,建立主题式大概念群、主题式核心问题群和主题式情境群,以大概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框架,让学生建构起框架思维,把握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可迁移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路径,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对大概念主题式教学设计形成了自己的框架理解,即“一式六步”模型;二是在课时大概念教学设计上有了自己的路径主张,形成了高中思想政治大概念课时设计“三阶三三二环”模型;三是在实践中建构了大概念教学评价模型“一核三层三段”。这两个教学设计模型和评价模型在第二篇搭建大概念教学模型中做了具体的阐述。

03本书对一线思政教师有何参考价值?

一线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以及如何让思政课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等难题。主题式大概念教学设计,能以大概念为统领,通过主题情境串联知识,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缓解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我们建构的大概念教学设计模型,它不是理论创新,而是理论应用的实践创新。书中不仅阐述了大概念教学的理论模型,更是用大量篇幅展示了实践案例及课例。书中例举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依法治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主题设计案例,包括30个教学课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最为直接的应用参考。

04目前研究有何辐射影响?

我们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络平台面向全省做了10次大概念教学相关课例直播和成果分享活动,在同行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工作室和西南民族大学共同申报且承担了四川省2021年“国培计划”-“西部乡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项目,为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骨干教师带去大概念课堂教学的理念和应用培训,提供大概念教学的观摩课等共计100课时。随着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样板,在四川省范围内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05接下来有何研究计划?

大概念教学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意义。接下来,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深化大概念教学,特别是深耕高考试题中蕴藏的学科大概念思维取向,探索深刻性的、迁移性的、整体性的复习课程,建构高考复习的单元模型。另一方面,我们还会将现有成果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开发初中新教材大概念教学课例,为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