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青羊探索点亮成都实践

2025年04月21日 16:48
摘要:2025年4月18日,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第34届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2025年4月18日,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第34届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羊区教育局主办,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承办,活动聚焦跨学科融合、跨学段贯通的青羊表达,吸引了全市“小-初-高-大”全学段一线教师及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来自绵阳、德阳、遂宁、自贡、阿坝州等地市州近500人线下参会,共探AI赋能课堂变革的成都实践!

活动以“依标教学 AI赋能:指向学生思维进阶的课堂追求”为主题,来自成都市三所“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成都市实验小学)及两所树德集团校(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和成都市树德实验弘毅分校)的九位老师,从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进行了AI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交流分享和课例展示,展现了成都市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通过继教网和教研网向全国同步直播。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通过视频进行大会致辞,教育部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在线上给与会者作主题报告。

线下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与专家有:青羊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媛,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祥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文,成都树德中学纪委书记、副校长熊光燕,成都树德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李林姝,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航,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岳迎春,成都市实验小学一校三区校内教研员罗东来,华为云川藏教育行业总监张宇。

参与课例点评的专家有:市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高中物理教研员林绍乾、中学数学教研员苏文玉、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韦思铭、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辜敏。青羊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陈旻玥、英语教研员唐忠成,市美术兼职教研员邓娜分别担任科学、人文、艺术课例的主持人。

参与圆桌论坛的专家及企业代表有:市教科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张兆迪,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许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吴涛,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华帅,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郭子其,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副校长文华,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康宁。

成都实践:共赴教育数智化转型

上午的系列活动由袁文所长主持。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ef652749-1740-4504-92a1-6b5dd7a1387d.jpg

校长致辞 主题解读

开幕式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罗宇进行了主题解读。作为具有百年红色基因的历史名校,树德协进聚焦“红色基因传承”与“数智技术赋能”双向融合,以文化根脉涵养家国情怀,以技术革新驱动课堂变革,为培养兼具红色底蕴与创新能力的“红芯”人才擘画蓝图。罗校长从四个维度分享了树德协进的实践探索和愿景:一是红色育人,以文化根脉铸魂,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数智赋能,以AI技术提质,重构教育生态;三是协同创新,构建“中-大-研-企”育人生态;四是未来展望,树德协进将以使命自觉、教育自觉、创新自觉回应时代召唤。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9466d5d7-760b-4307-b577-b2fb85d14b98.jpg

区教育局领导讲话

何媛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共探A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智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的实践路径,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撬动课堂变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何媛局长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守立德树人之正,创改革谋篇之新;二是守教育强国之正,创AI赋能之新;三是守依标教学之正,创思维进阶之新,努力书写“数智融合、育见未来”的青羊答卷。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bf97bef5-c330-4ae1-85cb-9318d76fd2b2.jpg

市教科院领导讲话

黄祥勇副院长在讲话中提出期望:老师们要立高谋远,以成都实践回应国家战略;深耕实践,创新范式引领教学变革;协同共创,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他倡导老师们以三个“坚守”共赴征程:坚守育人初心,以AI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守成都魄力,以树德经验、青羊实践持续擦亮“智慧教育示范区”品牌;坚守创新胆识,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为全国贡献更多“教科书级”的AI教育范式。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a36a8e6f-ea2d-40ba-b15a-cbbe7715e114.jpg

主题交流分享

在“AI赋能科学、人文和艺术课堂教学变革探索”主题交流环节,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物理教师龙泽娜、英语教师周珏钰和成都市实验小学美术教师罗东来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作案例分享。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e906f9a5-1e05-42a8-a7d5-a9125d337430.jpg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物理教师龙泽娜《虚实结合·精准施策:AI重塑物理教学新样态》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1e9cde8b-3ea7-4da2-961f-0693d1243fb4.jpg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英语教师周珏钰《从“教语言”到“育思维”:AI重塑英语课堂新样态》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6093aaf5-1b42-4a68-b7a5-7bed706ae998.jpg

成都市实验小学美术教师罗东来《边界:艺术教育+AI的冲击和融通》

课堂变革:AI赋能教学新样态

5所学校6节跨学科AI赋能教学的展示课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课堂教学,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

科学学科

在科学学科领域,树德协进中学物理教师刘露执教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创新性地将传统实验与AI技术相结合,让知识具象化;石室联中数学教师王虹霄带来的《现实中的变量》,借助AI技术创设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提升学生思维建模能力。

科学学科展示由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陈旻玥主持,市教科院中学数学教研员苏文玉、高中物理教研员林绍乾分别进行点评。

艺术学科

艺术学科展示中,成都市实验小学罗东来、李子夷两位老师联袂呈现的《从汉字出发——寻美姓氏》是一节融合语文、美术与AI的跨学科课程;树德中学谷雨老师的《古韵新声:诗词音律的算法织韵》借用AI作曲工具为《静夜思》等经典作品谱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课例展示由市美术兼职教研员邓娜主持,市教科院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辜敏、四川音乐学院韦思铭教授作深度点评。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的展示聚焦语言学习与思维培养。树德协进中学李欣然老师在英语课《Invention Stories》中,利用AI数字人技术创设科学家访谈情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科技发明背后的故事,培养批判性思维;树德实验弘毅分校唐搏老师的写作课《Benefits of Exercise》则展示了如何借用AI提升写作指导的精准度。

课例展示由区教科院英语教研员唐忠成主持,市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作了精彩点评。

思想碰撞:同绘智慧教育新图景

下午的活动由树德协进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杰主持。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c7afdf3b-2f55-4c85-b1ed-3903fd32fa35.jpg

成都树德中学领导致辞

熊光燕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三个关键维度:一是锚定国家战略,以智启新,让技术扎根教育机理;二是守正创新,警惕“重器轻道”、突破“点状应用”、把握“加减智慧”,在技术浪潮中坚守育人本真;三是协同共创,迈向“人机共育”的未来图景。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09d19cf7-9a9a-499a-9337-765b253d692b.jpg

中国教育学会领导致辞

周洪宇教授寄语与会者,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构建“师生共同课堂”,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由师生共同构建、合作进行,体现做、学、教统一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学生(小先生)、AI智能师三位一体的“师生三师课堂”。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4bb87471-49bb-4ff0-9a7d-3dc3b116a045.jpg

试点校代表分享

“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的校长助理康宁作了专题分享——《“人工智能+教学”方案规划及进度》,既有实践探索,又有蓝图规划。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43c29d0d-2a12-4169-9adf-696099b2aa59.jpg

“红芯”+鸿蒙课程发布

华为云川藏教育行业总监张宇与树德协进“红芯”实验班学生代表及来宾共同见证“红芯”+鸿蒙课程的发布,开启了“红芯”创新人才培育的新篇章。

专家报告

熊璋教授在《坚持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性》主题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性、坚持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性、落实人工智能教育的操作性,分析了从数字素养与技能到人工智能素养的变化趋势,强调了防止人工智能教育虚化、弱化、分化、神化“四化”倾向的重要性,并提出当代切实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可行路径。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26267a55-52cb-4bff-8bce-e2679efe3559.jpg

圆桌论坛

张兆迪主持圆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教学’的困境与突围”与七位专家、学者展开智慧碰撞。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99abc48b-2f43-4cd7-bbfb-c0a4e6db6102.jpg

大会总结

最后,罗宇校长再次代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全体师生向与会的所有领导、专家,以及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教育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罗宇校长呼吁所有教师未来以理性拥抱技术,以初心守护教育,以教育之光照亮AI时代的星辰大海!

/data/storage/Upload/cditvcn/2025/04/21/3f728074-2891-47df-a822-867d10fa6cd9.jpg

“红色育人,育兴邦之人”,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植根百年红色沃土,抓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契机,迭代人才培养路径,以AI全面赋能“红芯+鸿蒙”课程建构、学科课堂融合与变革、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红芯”创新人才培育,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肩负起数智时代“省一”示范的育人使命担当!(赖波 税华 刘立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