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流交警”到人生导师!谭乔为芭德美际学子点亮成长灯塔
谭乔,全网粉丝超3000万的“顶流交警”,因《谭谈交通》中幽默犀利的普法风格广为人知。他曾在节目中化解数百起交通纠纷,破获走私案件,更以“接地气”的公益行动被评为“群众最喜爱交警”,他也是芭德美际学校中学部一名普通学生的父亲。
作为学生家长,作为职场人,作为群众最喜爱交警,谭乔警官以“职业规划与交通安全”为主题,为美际中小学师生带来两场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的讲座,用真实人生经历诠释责任、规则与成长的意义。
“谭谈”中学职业规划课
从“人生低谷”到“逆袭范本”
芭德美际学校长期致力于为学生搭建职业认知平台,通过“职业大咖进校园”“家长职业分享日”等活动,邀请科技企业高管、医疗专家、非遗传承人等不同领域从业者到校开讲。
谭警官的到来,刷新了学校职业讲座新的案例,丰富了孩子们对于民警、新媒体、军人等行业的认识,这一次,希望通过他的真实职业故事分享,让美际学子看见人生的多元可能。
从高考失利到警界标杆
谭警官向中学生坦陈,自己曾因高考失利陷入低谷,从事过工地刷漆、餐馆服务等20余种职业。1995年参军成为人生转折点:部队期间,他凭借射击天赋和坚韧意志,在多次抓捕任务中立功,逐渐找回自信。
他对孩子们说:“寒冬趴在雪地练瞄准,执行任务时在臭水沟潜伏6小时,这些经历教会我: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在挫折中建立自信,永远敢于失败,超越失败。
十年坚守与破茧成蝶
2005年,一档名为《谭谈交通》的节目让他意外走红。但鲜为人知的是,此前他曾在交警岗位默默耕耘十年,甚至因一篇未发表的稿件陷入自我怀疑。
“荣誉来了又去,但责任永远在肩上。”人的一生没有几个10年,从交警到被大众所熟悉,每一步咬着牙,成长的道路上,要多感谢困难与挫折,他对着台下的美际学子们说到。
“尤其是2018年破获的一起案件,那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但更让我明白,坚守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价值。”他勉励中学学子,坚持长期主义,破茧成蝶终有时,学会在平凡的日子里照耀自己。
人的一生需要终身学习
面对学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的提问,谭警官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校教育只是基础,进入社会后学习才真正开始。
他分享了自己35岁后,自学视频剪辑和新媒体运营,在直播间里和年轻人聊交通法规。鼓励美际中学学生们不要满足于学校所学,而应不断深造。
“谭谈”小学交通安全知识
用真实案例敲响生命警钟
停车场盲区案例震撼全场
“2021年某露天停车场,一名蹲地系鞋带的学生被倒车车辆撞成重伤。”谭警官搬来真实新闻视频,当孩子们看到汽车转弯,发生事故时,惊呼声四起。
他结合学校日常提醒:“为什么老师总强调‘停车场必须牵手’?这就是答案。”他用真实案例为美际小学生普及过马路安全、交通灯、安全路线等知识、规则。
交通违法的蝴蝶效应
“有家长觉得开车接电话是小事?”他播放了一段监控视频:司机低头看手机3秒,车辆偏移撞飞路边水果摊,滚落的西瓜引发后车连环追尾。
为此,谭警官和孩子们就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举例说明包括酒驾、疲劳驾驶、飙车、未成年驾驶等违规行为。
而违反交通法规而引发的事故,怀着侥幸性心理的人占了很大比例,所以他告诫孩子们要严格遵守规则,避免交通事故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警惕“鬼探头”和“开门杀”
“同学们,在通过路口时应慢慢走,确保安全,警惕‘鬼探头’和‘开门杀’这两种常见的交通安全危险,路遇遮挡物的地方突然冲出的危险性危害极大。”
谭警官语重心长地强调:“交通安全不是背规则,而是对生命的敬畏!”面对活泼的小学生,他化身“孩子王”,用趣味视频和真实案例,教孩子避开身边的“隐形陷阱”;小手拉大手,鼓励孩子提醒家长“不闯红灯、不玩手机”,做家庭“安全监督员”。
以爱为名,榜样力量照亮未来之路。讲座最后,谭警官对孩子们说:“每个人都不必成为谁,但要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句话,正是芭德美际教育的核心——尊重个性,激发潜能,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为家长,他用行动诠释了“教育是爱与榜样的双向奔赴”;作为警官,他用经历证明了“坚持与责任”的力量。这场讲座,不仅是生涯规划和安全交通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成长、责任与爱的生命教育。
未来,芭德美际将继续携手家长与社会力量,为学子铺就一条有温度、有深度的成长之路。(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