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点难”到“我能行”,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学子扫出劳动与文明新“净”界
洁净环境润心田,劳动成长绽新篇。四月第二周,继六年级后,成都蒙彼利埃小学五年级继续开展“‘卫’爱行动,扫出劳动与文明新‘净’界”主题实践活动。
劳动接力棒:
学长引路,点亮洁净星火
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先观看相关视频进行学习,又在六年级学长学姐“手把手”指导下实地观摩擦拭镜面的诀窍、地面清理的巧劲手法,每个细节都藏着学问。当孩子们戴上手套口罩正式实践时,大家干得不亦乐乎,每一个环节忙而有序,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出现在大家眼前。这场以“劳动”为名的成长之旅,就这样从推开卫生间的门开始了。
劳动初体验:
从“有点难”到“我能行”
瓷砖上的水垢、地面的顽固污渍、镜面的水痕……原本以为做清洁很简单的孩子们,很快遇到了实战挑战:有的小组对着镜面的水渍发愁,有的同学为刷便池皱起了眉头。但没过多久,走廊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妙招分享”:“擦玻璃要从上往下画Z字,这样不会留痕迹!”在反复的尝试中,孩子们渐渐发现:劳动不是蛮干,而是需要观察、思考和合作。
细节里的成长:
蹲下身的不止是身影
在卫生间的各个角落,弯腰、蹲下、踮脚的身影成了春日里最动人的风景。五年级的孩子们第一次注意到:洗手液瓶的标签要统一朝向,擦完的地板要顺着瓷砖缝隙擦干,就连纸篓里的垃圾也要压平才能减少异味。“以前觉得卫生间只要不脏就行,现在发现保持整洁需要好多小细节。”五年级的孩子们蹲在地上,用抹布一点点抹去水渍,“就像妈妈每天打扫家里一样,原来每件小事都要用心才能做好。”
劳动课的答案:
在明亮的镜子、在干净的地面、在整洁的每一处角落里
“劳动的过程很累,但看见厕所焕然一新,地面干干净净的时候,疲惫便一扫而空。”“清洁不过是一种状态,维持它却需要不断劳作;抬头望着这片‘洁镜',我不禁觉得十分有成就感。”活动结束后,五年级的孩子们写下了劳动感言。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劳动教育,摒弃了生硬的说教,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劳动不是需要完成的任务,而是对生活的温柔致意;规整并非刻板的标准,而是热爱生活、善待万物的生命姿态。
接下来,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将开启“五带四”的传帮带,那些曾经被学长纠正过的握拖把姿势,如今要变成标准的教学示范。期待在下一次的“传承”中,同学们不仅传递方法,更让珍惜劳动成果的责任感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江蕾 陈信宇 何艾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