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形式传递温暖,棠湖小学(南区)让心灵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2025年06月05日 16:50
摘要:为全面落实《双流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试行)》要求,深化“德心共育”理念,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于5月围绕“心灵成长 携手同行”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为全面落实《双流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试行)》要求,深化“德心共育”理念,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于5月围绕“心灵成长 携手同行”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活动以同伴相携、家校共育、师生同行为脉络,通过多元形式传递温暖,让心灵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同伴相携:守护心灵微光

心理委员们化身班级的“情绪观察员”,在专题培训中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倾听与共情技巧。一名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轻拍同伴肩膀,模拟安慰场景,动作虽稚嫩却饱含真诚。随后的“情绪冒险岛”活动中,运动场馆变身为互助乐园,学生们通过“大笑传递”“即兴情景剧场”等游戏,让压力化作笑声飘散在风中。活动尾声,校园心语信箱悄然装满匿名信件,心理教师将共性问题设计为心理活动课,对个性化困惑撰写手写回信,同步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在作业本中发现回信后表示,这种无声的回应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温度。

家校共育:搭建成长港湾

母亲节前夕,学生们用彩笔在“心语卡”上勾勒对母亲的感恩——稚嫩的笔迹铺满素色信纸,彩铅绘制的图画穿插在字句间,蜡笔涂抹的“妈妈辛苦了”在卡片封面上微微晕染,最简单的线条与文字承载着最直白的牵挂。针对高年级学生压力问题,学校特邀心理专家为家长开设专题讲座,从“识别孩子情绪信号”到“有效沟通三步骤”,为家庭注入科学心育理念。一位家长在反馈中讲道:“讲座让我明白,比起催促作业,一个拥抱更能让孩子打开心扉。”

师生同行:探索心灵密码

在“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与心理委员以角色扮演还原日常场景: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低头不语,另一名“心理小助手”递上写满鼓励的纸条,轻声说“下次我们一起复习”。美术课堂上,画笔成为情感的出口,深蓝的漩涡与跃动的金黄在画布上交织,无声诉说着内心的波澜。心理课上,影片《男孩、鼹鼠、狐狸与马》的放映引发沉思,观影后许多学生在日记里写下:“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时依然选择前行。”心理咨询室内,“星云一体机”AI设备成为焦点,学生们对着屏幕倾诉烦恼,AI助手化身“心灵翻译官”,将情绪转化为可视化报告,孩子们惊叹科技与心灵的奇妙联结。

展望未来:让温暖浸润日常

心理健康月虽落幕,但心灵成长的脚步从未停歇。学校将持续推进“心灵守护者”培养计划,将心理委员培训纳入常态化课程;优化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开展亲子互动工作坊;探索“AI+心育”新模式,让科技为情感赋能。正如一名学生在活动总结中所写:“这个五月,我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心跳,也听见了更多人的声音。”未来,双流区棠湖小学(南区)将继续以“五项基本功”为基石,以心育德、以德润心,在新时代教育征程中,携手每一颗童心走向更辽阔的成长天地。(江蕾 梁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