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共进,清波小学与教育同仁深耕小课题研究
为切实提升青羊区科研基地校第七片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增强小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2025年6月13日,成都市清波小学校组织开展了“青羊区2025年科研基地校第七片区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采用线上培训形式,吸引了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40余名一线教师及教科研骨干参与,为教师们搭建了科研学习的平台。
本次培训活动由青羊区教育科研基地校负责人、成都市清波小学校科研室主任黄晓璐主持。黄主任强调,科研新手成长是学校重点关注的方向,希望本次分享和交流,让大家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少走弯路,快速提升科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小课题成果的提炼与表达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成果,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清晰地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如何提炼研究成果、清晰地表达研究过程和结论此次活动也会进行深入探讨。
成都市清波小学校黄月老师以《研途浸月追光去,课语生花向美归》为主题,分享了她的教育科研成长之路:从初登讲台的迷茫,到通过《圆的周长》等公开课打磨,将教学困惑转化为研究课题的经历。黄老师强调,科研应“扎根学生中央”,关注儿童“数学现实”,并分享了参与省级课题研究的成长感悟。她提炼出“思考—探究—反思”的研究路径,强调聚焦真问题、打通实践与成果转化(案例、论文、报告),以及团队协作的力量,诠释了教育科研如何助力教师实现“研途聚智,慧行坚勇”的专业成长。
成都市花园(国际)小学清波校区廖彬涵老师以《小课题成果撰写分享》为题,通过具体案例拆解,从问题提出、解决过程与方法、成果内容、实践效果、问题与反思等方面,系统分享了课题撰写的实操经验。廖老师详细讲解如何具体呈现研究脉络、显现成果价值,重点讲解如何明确研究目标、梳理研究路径,并通过案例呈现成果内容与实效,助力老师们更高效撰写课题成果报告。
成都市实验小学(尚雅校区)安维倩老师以《大单元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为主题进行分享。结合课题探究过程,详细讲解课题组成员在撰写课题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过程”的过程,并细致阐述课题的认识性成果,操作性成果以及物化成果,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虽是线上相聚,但老师们求知的热忱丝毫不减。老师们积极投入线上科研活动,屏幕前,大家都全神贯注,紧跟研讨节奏,时而抬头仔细聆听,时而低头认真做笔记,将每一个关键点、每一条新思路都化作详实的记录。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活动,七片区科研工作者对科研新手发展路径及课题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认知。参培老师普遍反馈,本次培训兼具学术性与操作性,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与实操技法演示,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使参训教师在方法论层面获得宝贵启示。
学校将继续深化科研基地建设,以系统化思维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精细化实施。通过构建片区学术研究共同体,引导教师在实证研究中产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实现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互动。(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