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家长共当“把关人”,成都二十八幼朗润园耕好这块家园共育“试验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幼儿园,厨房的烟火气已悄然升起。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能量站,更是家园共育的试验田。本学期,成都市第二十八幼儿园朗润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以“守护舌尖安全”为使命,与园所携手织就了一张从田间到餐桌的防护网。
家园携手筑防线
为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与膳食经费使用,完善家长民主监督机制,3月,园所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幼儿园与各班级家长代表共同研讨制定了膳食监督管理计划,让家长也成为幼儿园食品安全的坚实保障者及守护者。
明厨亮灶探源头
带着家长的疑问,4月,以“厨房透明度”为核心,膳食监督委员会的家长们开启了一场深度“清洁大巡查”。在李老师的陪同下,委员们化身“卫生侦察兵”,无论是物品摆放、分类收纳、清洁消毒,还是食材处理和厨师操作,每一处细节都经历了360°无死角的“考验”。
李老师同时结合《四川省中小学校家长陪餐工作指引》,明确了家长陪餐时的观察要点与反馈路径,让监督从“看热闹”走向“懂门道”。
色标管理守安全
5月,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将监督重点对准“生熟分开”与“幼儿适用性”双重防线开展活动。
色标管理在幼儿园厨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厨房的各设备间到刀具、菜板,再到水槽、毛巾……厨房里的各种设备、各类物品都用相对应的颜色来进行分类标识,杜绝交叉污染风险。
幼儿适用性体现在厨师的备餐中,当胡萝卜变成“小方块”,西兰花碎如“绿宝石”,连叶菜都去茎切细丝时,藏在刀尖下的用心,让餐盘里的每一口都写满“刚刚好”的温柔。
暖心陪餐品真味
当家长代表坐在班级餐桌旁,孩子们兴奋的分享成了最生动的餐标。
每周家长陪餐日,班级家长代表在品尝幼儿餐点、观察幼儿进餐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小班孩子认真用勺子舀起饭菜大快朵颐;中班值日生分发餐盘的秩序感;大班幼儿餐后自主收拾碗筷的成长……食物里藏着的教育密码,在这一刻都变得具象可感。
翻开一页页家长留言,字句间跃动的认可如春溪轻叩心扉。这些真实的声音,如同餐盘里撒落的阳光,让后厨的忙碌有了具象的温暖,也让家园共育的纽带愈发紧密。
巧手匠心护成长
当学期末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家长座谈会的桌上。而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分享着自己参与膳食监督的点滴经历,那些话语仿佛也推开了一扇扇藏着故事的窗。
未来日子里,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会把家长的期待揉进面团,将孩子的笑脸化作调味,让每一口饭菜都成为“放心”的承诺。
幼儿园把食品安全管理亮在明处、邀家长共当“把关人”的做法,让家长们真切感受到:孩子餐盘里的每一餐,都是家园携手用责任与信任筑牢的“舌尖防线”。(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