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科围墙,培华小学学子笔尖中悟人生!

2025年07月03日 17:11
摘要:6月20日上午,培华小学跨学科书法课程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成功举行。

当笔尖饱蘸墨香,当汉字承载哲思,一场融合艺术、历史与人生智慧的书法盛宴开启了。6月20日上午,成都市培华小学跨学科书法课程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孩子们在书法技艺上的进步,更深入探索了书法艺术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与人生哲理,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

清晨九点,活动在操场拉开序幕。悠扬的竖笛演奏与深情的经典诵读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随后,五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书体操”,将书法笔意融入肢体语言,动静相宜,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年级组长范文老师向全体师生和家长介绍了本次“笔尖悟人生”跨学科课程的核心理念与实施过程。她强调,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书法学习,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察字里行间的人生智慧,实现艺术熏陶与品格养成的双重目标。

20250703_084824_003.jpg

通过介绍,嘉宾的探访热情被瞬间点燃,他们移步至精心布置的翰墨林展区,开启了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之旅。展区共设四大主题板块,由五年级各班学生代表担任互动小使者。

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了笔迹与性格的关联知识。展区展示了各班的“字如其人”分析报告,小分析师自信从容地向来宾讲解笔迹奥秘,并邀请大家现场书写名字,体验笔迹分析的趣味。

“解密人”化身小小历史讲解员,为来宾介绍著名书法家的生平故事。展区陈列着各班制作的精美书法家小报,并准备了80份印有书法家名言诗句的定制书签,作为互动礼物赠送给参与的来宾。

20250703_084824_007.jpg

各班学生创作的“我的人生宣言”书法作品陈列在此。小艺术家们热情介绍自己的人生宣言,并邀请来宾写下自己的人生感悟,完成了一场关于人生哲思的温馨互动。

作品展台集中呈现了五年级学生日常的书法日志和练习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来宾们直观感受到孩子们持之以恒的练习轨迹和扎实进步的足迹。现场书写区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四十位小书法家凝神静气,提笔挥毫,在一笔一划中展现学习成果,赢得了阵阵赞叹。

上午十点,活动进入主会场汇报环节。在学生主持人的串联下,老师们精心制作的视频,回顾了课程实施的点点滴滴——课堂上专注的临摹、教师跨学科教学的瞬间、家庭中亲子共练的温馨画面……生动记录了学生的学习历程与成长足迹。学生们通过课本剧的生动形式形式,将王羲之习练书法的故事搬上舞台,用表演传递对书法精神的理解。 

20250703_084824_010.jpg

紧接着,以“书法与人生”为主题的沙龙环节成为思想交流的核心阵地。主持人、嘉宾、老师与学生代表围坐一堂,共同回溯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难忘点滴。师生们踊跃分享,从初次提笔时的生涩到渐入佳境的惊喜,从临摹字帖时的思索到品味人生时的感悟,一个个感人瞬间与深刻记忆引发了全场共鸣。学生家长、书法家孙净阳爷爷也从专业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书法教育的独到理解。他指出,学校坚持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天十五分钟习字课,这样的常态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书法研习环境。在探讨书法对人生的影响时,孙爷爷说道:“练习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进步的阶梯,更要做到学以致用。习练书法是理解、亲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最深刻的路径之一。一笔一划间,流淌的是千年文化的血脉;一提一按中,蕴含的是民族精神的密码。跨学科书法课程,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将‘书法’与‘人生’相连,引导学生在墨香中感悟文化、滋养心灵、启迪智慧,这正是传统文化教育最生动的实践。希望同学们都能端端正正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其专业且深刻的见解,为在场师生带来新的思考。

活动尾声,教科室副主任何嘉懿老师介绍了学校跨学科书法课程的开发理念和实施路径。现阶段,各年级围绕“认识书法”,选择不同主题开展研究,本次活动呈现的便是“书法与人生”主题成果。在下一阶段划,全校将聚焦“书法与地域”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深入探索书法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融合。

墨香致远,润泽人生。本次“笔尖悟人生”跨学科书法课程阶段成果展示,不仅是书法技艺的呈现,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深度对话。学校通过创新的跨学科实践,打破学科壁垒,将书法教育融入多元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创新探索。点点墨痕,书写的是方正汉字,涵养的却是人生气象。(魏雅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