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劳动教育,成都蒙彼利埃小学赋能学生成长

2025年07月07日 14:48
摘要: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深耕劳动教育,积极响应《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结合学校“蒙正 比时 利学 及埃”的办学理念及“启蒙养正·共建共享”的学校课程建设理念,以“知行合一,赋能成长”为指引,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

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深耕劳动教育,积极响应《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结合学校“蒙正 比时 利学 及埃”的办学理念及“启蒙养正·共建共享”的学校课程建设理念,以“知行合一,赋能成长”为指引,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

“劳”成体系,“动”见实效

学校构建起层次分明、多元联动的劳动与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课程分为必修课与实践活动两大板块,努力打造“生活化、序列化、趣味化”的劳动教育新样态,让劳动教育在“做思结合”的实践中焕发育人活力。同时在校长的带领下设立劳动与综合实践中心组,全力保障课程的开展。

“绿”动校园,“捡”约未来

校园周边“捡垃圾 讲文明”活动是学校的一个长线实践活动,采用“年级—网格轮值制”,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全员参与,校园周边因学生每日参与而变得更加美好。

20250707_091946_054.jpg

孩子们手持夹钳、垃圾袋等工具,按照“分片包干、分类处理”的原则,对道路、绿化带进行“地毯式”清理。当烟头被夹起投入有害垃圾桶,当塑料瓶经过擦拭放入可回收袋,环保理念就在这些具体操作中得到强化。当轮值班级的孩子们看到美丽整洁的街道露出灿烂的笑容,当社区居民受到感染主动加入清洁队伍,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意义就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卫”爱行动,“净”享美好

“清洁卫生间”与“捡垃圾、讲文明”活动同步开展,活动以“调查—准备—组织—实施—评价—反思”的环节开展劳动教育的闭环设计,诠释知行合一的教育内核。筹备阶段,清洁阿姨录制的《“卫”爱行动》示范视频,将抽象劳动知识转化为可视化操作视频,学生通过“云端预学”建立清洁流程的认知框架,实现“知”的储备;实践中,学校按“责任区网格化管理”,全校3-6年级学生轮流全员参与,学生在扫帚清扫尘埃、刷子去除污渍的动作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完成“行”的落地。当便池在清洁剂与刷子的协作下恢复洁净,洗手台在抹布擦拭中映出光影,劳动认知便在具象化成果中完成深化。

20250707_091946_058.jpg

活动特别设置“双维反思”环节:学生既通过《劳动日记》记录下工作的艰辛,将实践体验升华为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又以“文明如厕倡议书”反思公共行为,把清洁实践转化为“按需取纸、及时冲厕”的文明习惯,实现“行后知”的认知迭代。

“劳”以启智,“赛”以蓄能

在中高段学生参与校园、社区服务的同时,低段孩子们也在努力学习节能,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鞋带、系红领巾、叠衣服、整理收纳……五一期间,孩子们通过视频、照片、日记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当孩子们驻足校园的劳动成果展架时,“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悄然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20250707_091946_061.jpg

竞赛现场:模拟真实社会的“能力认证”

5月9日的劳动技能大赛中,一至三年级学生大显身手:一年级完成系鞋带与整理抽屉任务,二、三年级按“重物靠内、科学分区”原则整理书包与抽屉,赛后还主动分享技巧、清理场地。

学科竞赛展风采,技能比拼促成长

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老师们也不甘落后,学校积极参与高新区第三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劳动教师李佳静积极参赛,从前期钻研赛制、打磨方案,到赛场精彩呈现教学实践,全流程展现蒙小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深耕与热爱,彰显蒙小风采。

“校”以筑基,“家”以传习,“社”以拓界

学校的课程设计、家庭的日常渗透、社区的实践淬炼彼此呼应,一幅“劳动育人”的共生画卷徐徐展开:低段蒙娃学会系鞋带、理书包,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建立独立人格;中段学生在“校园服务岗”“社区小管家”的角色中,培养出协作意识与公共精神;高段少年在端午节的“家长讲堂”里,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教室,带着孩子们用彩线折出立体粽,让劳动课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活态载体。

20250707_091946_067.jpg

“劳”以育花,“展”以呈美

这个学期播撒的劳动教育种子,在假期里绽放出绚烂花朵。以“15分钟幸福圈”和“蒙娃走世界”为探索主线,孩子们化身灵动的小探险家,穿梭于社区街巷,丈量着城市脉搏,也奔赴远方触摸山河的温度。他们手持调研本,化身“小小研究员”,用稚嫩的笔触记录社区的人文故事,撰写的调研报告与小论文满溢童真与思考;发挥奇思妙想,将所见所感倾注于创作,绘制的手抄报色彩斑斓,搭建的桥梁模型精巧别致,让劳动与科学、艺术等碰撞出奇妙火花。

“劳”以铸魂,“评”以导行

为保障劳动与综合实践可持续发展,学校构建起一套多维立体的劳动评价体系,以“劳”铸魂、以“评”导行。《学生劳动手册》覆盖低、中、高段等不同学段,围绕家庭劳动项目设置劳动参与(暂未、偶尔、经常等)与技能(准备学习、基本掌握等)评价维度,融入自评、家人评、教师评,记录劳动收获;《学生志愿者服务手册》聚焦校园及社区志愿劳动,记录服务信息,经多层评价、加盖志愿印章,激发学生公益劳动热情,厚植社会责任感。

20250707_091946_068.jpg

过去,学校以“课程为基”,让劳动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未来,学校将以“协同为翼”,让劳动之光在家校社的沃土上璀璨绽放——愿每一个蒙娃都能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江蕾 郑楠 许玲玲 孙敏 李佳静 刘童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