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际协作桥梁,香山小学教师受邀到德阳市交流分享
9月30日,2025年德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例研讨活动(经开区站)暨经开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如期启幕。天府新区综合实践教研员满天,四川天府新区香山小学教师应佳丽、李洋成,也受邀参与“锚定课堂提质目标・赋能劳动教育发展”为主题的教研盛会。
专题分享促提升
在新课改深化行动的浪潮中,天府新区教科院副所长、综合实践教研员满天以《新课改背景下跨学科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为主题,带来了一场深度专题分享。
从发展脉络看,综合实践课程历经多年探索,从1992年,2001年,再到2017年,直至2022年新课改进一步强调课程综合与实践育人,其始终紧扣“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从“课外活动”升级为独立课程,成为第八次课改的亮点。
在实践设计上,它以“跨学科”为桥梁,以“探究活动”为路径,针对不同学段推荐主题:如1-2年级的“神奇的影子”“寻找生活中的标志”,引导低龄儿童观察生活、探索世界;3-6年级的“跟着节气去探究”“我是‘非遗’小传人”,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探究深度融合;中学段的“家乡传统文化研究”“带着课题去旅行”等等,则助力学生聚焦社会议题、提升综合素养。
这一系列设计与实施,让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成长引导者,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传统与未来的对话中,培育出具备核心素养的时代新人。
校际交流共成长
与此同时,学校实践成果也走出新区、辐射周边。香山小学应佳丽和李洋成老师也受邀赴德阳市东汽小学,参与“2025年德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例研讨活动(经开区站)暨经开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中,两位老师以《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一年级学生跳绳挑选与改造秘籍》为题进行分享,该项目曾荣获成都市第六届综合实践活动一等奖。分享内容从“发现生活问题”切入,详细阐述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动手实践、改造跳绳,并展现了学生在过程中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显著提升,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本次活动的分享,亦是香山小学跨学科课程理念的生动体现。学校始终秉持“理想的未来学校,需要理想的未来课程”这一理念,将“育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致力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设计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德育、劳动、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发现问题后,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引导者”,为孩子提供“脚手架”,鼓励孩子自我解决问题,锻炼其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