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育人质量筑基,青羊区教科院视导青羊实验中学附小教育教学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10月9日上午,青羊区教科院科学教研员王琪,劳动教研员王璐,英语教研员刘文可、李栩,德育教研员蒋娅到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对相应学科的课堂教学开展了视导工作。
劳动课上,刘丽老师执教的《团花剪纸》一课以“欣赏作品”“介绍其历史和制作方法”“纹样设计”和“自我评价”为设计主线,将劳动素养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剪纸艺术世界的大门。王璐对这节课完整且用心的教学设计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针对如何让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劳动技能,在课堂上更好地使用微课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拆解任务、分解目标,还建议以微课为杠杆,可以将其置于课前、课中、课后,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王璐对学校的劳动课程建设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对附小开展劳动教研、建立劳动课配套资源等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蒋娅来到三年级二班教室,聆听了杨惠老师以《情绪家族》为题的班会课,通过趣味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蒋娅课后细致点评,为附小德育工作与班会课设计提供了专业指导,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王琪聆听了两节科学课。其中,魏雨曦老师在《给植物画张“像”》一课中,引导一年级学生观察绿萝、吊兰等植物特点,进行科学绘画,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刘陈一帆老师在《地球的结构》一课中,通过视频、AR学习和用超轻粘土制作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课后,王琪肯定了两课导入生动,师生互动充分,很好地贯彻了科学学习的本质——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同时,他建议:教学内容应突出典型特征,丰富学生体验;教学结构需逻辑清晰,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协调一致;教师引导需通过有效提问和意图明确的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服务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英语教研员走进了四节英语课堂。五年级两位老师针对五年级Unit 2 Teachers Lesson2进行了同课异构。付子芮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多模态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通过TBLT任务教学法实现了在做中学英语。王聪颖老师围绕“Teachers”这一主题展开了扎实的词汇和句型教学,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和分角色表演对话,呈现核心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
李红老师针对二年级小朋友,以chant导入课堂、粘贴拼图来复习旧知,强化趣味与参与感。整节课主要围绕拓展绘本Who am I?展开,以“神奇身体部位”为核心话题,猜测问答形式来认识更多的朋友,最后联系自己来讨论并且设计不一样的小木偶,让英语学习更具有吸引性和探索性。
石璐老师呈现的三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 things中的Speed up,通过动物们遗漏学习用品的故事,要求学生们能在不同情境中熟练运用本单元的单词及功能句,最后让学生懂得照看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两位教研员称赞了几位执教老师精巧的设计与高效的互动,充分展现扎实教学功底。同时她们也感受到了英语组教研氛围浓厚,效果良好。李栩建议针对中低段,老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活动将孩子卷入到语境中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刘文可建议继续扎实的进行单元整体分析,在课堂上深挖图片信息,将图画和语言充分联系起来。
此次教学视导,是对附小教学工作的一次精准把脉,更是促进学校教学提质的强劲动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潜心研究,为素养赋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提升育人质量,为学生成长筑牢优质教育根基。(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