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质量课堂新路径,繁江小学承办新都区社会化学习教学改革现场会
10月31日,新都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新时代高质量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新都区繁江小学顺利召开。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及成都市相关教学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区域课堂教学方式转型,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样态。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所长张碧荣,新都区教科院副院长范建成,区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世军、黄利娟,小学语文教研员古小娅等专家现场指导。全区各小学教学分管行政及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课堂观摩:社会化学习真实发生
刘美林老师与三年级10班的同学们共同呈现了一节打破“师讲生听”传统模式的语文课《牛肚子的旅行》。


欧阳文迪老师执教数学课《温度》,带领四年级6班学生走进“天气预报”的真实情境。


两节课虽学科不同,却共同展现出社会化学习的典型特征:构建“责任互赖”的学习共同体;强调“社会建构”的互动过程;追求“个体与群体”的双重发展。
专题分享:思行并进,探索课堂新样态
繁江小学副校长程华以《基于“社会化学习”理念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思与行》为题,系统介绍了学校推进社会化学习的背景、理念与实践路径。
他提到,社会化学习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小组合作,更是课堂文化和育人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学生不仅在学科素养上获得提升,更在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专家引领:高屋建瓴,指明前行方向
成都市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张碧荣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从理论层面深入阐释社会化学习的教育价值。他强调,教师要“看得远,站得高”,在教学中处理好三组关系:社会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关系,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的关系,“学为中心”与“学习过程为中心”的关系。

工作部署:明确重点,持续推进改革
活动最后,新都区教科院副院长范建成对下一阶段区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行部署,为各学校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本次现场会不仅是一次教学展示,更是一次理念的碰撞与实践的唤醒。繁江小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课堂,探索更加真实、平等、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新样态,助力每一个孩子的社会化成长与全面发展。(赖波 刘美林 吴艳)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803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