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惠民持续进行时! 大街小巷“靓”起来 美好城市空间为大运添彩
迎大运盛会创文明典范,近日成都全面启动,“迎大运盛会创文明典范”专项行动从六方面入手,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人居环境。锦江区以大运会办赛谋城为契机,以“两拆一增”为推手,聚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营造美好城市空间,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护航大运 赛场沿线“靓”起来
从五福苑小区出发,沿着静沙北路一路向南,在第一个十字路口拐入马家沟路,继续向前便来到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射击比赛场馆所在地——成都市射击运动学校。
这一路上,一处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精美游园沿途而建,大运标语穿插其间,景观小品星罗棋布,蜿蜒的道路与绿植融为一景,鲜花、树木在阳光的映衬显得生机勃勃。
成都市射击运动学校是大运会重要的赛事场馆。做好场馆周边的环境保障,是大运会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的重要工作之一。
“以前这一片环境品质都不太好,很多空地都被围墙‘占领’。”居民姚阿姨的记忆里,2021年年初,马家沟片区还是一幅破败荒凉的场景,到处都是杂草丛生的荒地。而现在,一处处街头游园成了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平时我们都不用走远了,在家附近随便逛逛就很安逸,生活在这里幸福感很强!”说话间,姚阿姨不禁为锦江的“两拆一增”工作点起了赞。
拆违增绿,添花造景。据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马家沟片区拆围增绿的同时,锦江区同步启动景观打造,采用品类丰富的植物,打造错落有致的大运景观,再通过步道串联,形成布局合理、空间通透、植被丰富、功能复合的公园城市新场景。
如今,在马家沟片区,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色彩亮丽的运动设施、活力十足的大运景观分列道路两旁,一条条充满绿意的蜿蜒小径串联起居民“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城市空间与绿色生态相互交融,于细微之处彰显着城市的颜值与气质。
出门见景 居民生活“靓”起来
骑车的孩童、踢球的青年、散步的老人......清晨的晨辉路公园格外热闹。微风拂过每个人的脸庞,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幸福生活的答案,就是如此简单。
在加快推进“两拆一增”工作中,锦江区以公园绿地为载体,打造丰富多样的运动场景,推进全民体育、全民健身,营造“爱成都·迎大运”的浓厚氛围。
“从前的晨辉路周边缺少休闲运动空间,我们利用闲置地块进行‘两拆一增’整治,通过植入慢行步道、足球场、运动器材等设施设备打开封闭公共空间。”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晨辉路公园里有好几个大小不一的足球场,还修建了专门的健身娱乐区。其余宽敞的区域还能用来打羽毛球、踢毽子、打太极,运动空间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空间开敞了,心情舒畅了,居民运动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无独有偶,在中环锦绣大道与晨光路交叉口,新建成不久的“悦动街角PARK”城市空间也成为了周边居民运动健身的好去处,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吸引着他们“早晚打卡”。
据了解,“悦动街角PARK”的前身是一块荒草丛生的闲置地块,锦江区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对此处进行改造升级,实施场景营造、规划运动空间、铺筑健身步道、安装体育设施,提升游园的功能性和服务性。
“出门就能运动,非常方便。”市民刘阿姨每天下午都会和朋友到“悦动街角PARK”健身,对于如今的变化,她感到非常满意。
闲置空地“变废为宝”,市民走出家门就能锻炼。全民运动的背后,是城市“颜值”与活力的不断提升,也是人居幸福感的具体展现。
以“拆”“增”为笔,精雕出幸福美好生活新图景。今年,锦江区将坚持“连片打造+街头筑景”相结合,聚焦大运会场馆周边、主街干道等,重点区域“两拆一增”工作,持续推进65个点位整治,推动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让城市之美更加触手可及。
编辑:邱雨馨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