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正文

点赞!锦江区这些技能人才获评“成都工匠”→

来源:锦江发布 2023年05月06日 17:38

传递榜样力量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5月5日,“成都工匠”命名大会成功举行,1248名“成都工匠”被成都市委、市政府集中命名,激励全市广大劳动者以匠心守初心致创新,以奋斗启新程创未来。

71fdb35422e34250f022771f641bc65d.jpg

其中

锦江区14名技能人才

分别荣膺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

他们之中

有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一线工人

也有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的技术能手

他们有高超的工艺和技术

更有“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

和“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

他们坚守工匠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起去看看他们的风采吧

1c68290b20b1a3aaa8bda021cce0bb5b.jpg

图片

图片

2022年成都工匠

张璞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营销业务支持中心

张璞深耕计量及用电信息采集专业领域,具备电能计量专业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创新能力,在推行专变用户费控管理工作中,他在全省率先完成两个系统软件及28个终端厂家设备的测试工作。他具备专业的软件开发技能,牵头建设的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功能,为行业内计量装置故障的排查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他负责的成都范围790万智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远程充值、台区线损管理等核心工作,通过推行新技术和指标监控管理,实现了成都片区专变用户预付费功能突破,破解了公司专变用户电费回收难的瓶颈。

刘洋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营销业务支持中心

刘洋在参加工作后,先后从事变电站计量采集装置安装、调试、消缺工作,以及台区计量、一户一表工程实施等相关工作。他笃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态度,逐渐从计量新兵成长为技术骨干。他致力于装表接电工作技术创新,提升工作效率,多项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应用。针对每年100万只老旧表计换装量,他作为主研发人开发了“计量通”app,通过手持终端及配套硬件设备,实现从设备领取、装换表信息录入、告知、旧设备入库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升换表效率3倍以上,同时降低底度录错风险,提升客户用电感知。

张小明四川宏业电力集团

有限公司城东分公司

张小明于2007年参加工作,主要负责荔枝巷、蓉东、天涯石、指挥街等14个变电站后用户的用电检查、事故抢修等优质服务工作,长期服务于成都市中央商务区、春熙路——盐市口商业圈等,构建了商城客户与供电企业的沟通桥梁。他平时热衷于对新技术新经验的学习,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他参与编写的《锦江供电公司营销岗位风险辨识与控制手册》为如何办理用检相关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苟行健

大蓉和(集团)餐饮锦江店

苟行健深耕餐饮行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发展理念。他坚持中西结合,把中餐在现代生活中升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融合创新,坚持保留食材的本味,积极学习中医营养学与现代营养学,把更多好的东西结合到烹饪学当中去,坚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特别是在菜品出品方面,结合自身艺术专业的特长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推陈出新,为推动川菜产业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曾飞成都复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曾飞擅长中式烹调,自6岁起就十分热爱厨师行业,这让他在从业19年间一直保持着对厨师工作的热爱。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刻苦专研技艺,认真思考川菜与地方性菜系的融合和创新,并在厨房设计、菜单设计上赋予其鲜明的想法和独特的思维,经过不断的实践,他利用川菜和宫廷菜结合创新出了无数菜品,让川菜既在传承中前行,又在创新中发展。

0c77cdc6bd8d79d5dc1942918b724aa5.jpg

苗佳亮

中铁六局集团

呼和浩特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成都天府机场高速公路项目部

苗佳亮是一名懂检测、懂技术、懂施工的交通行业复合型、创新型优秀青年人才,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建了集宁隧道、集包双线、新建张唐铁路及成都天府机场高速公路工程,在铁路、市政公路等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破解重大技术难题4项,诠释了一名普通技能工人的智慧和魅力,为企业快速发展和国家交通高质量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文超上海建工一建集团

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赵文超在从事本工作的11年间,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注重传统施工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推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司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他所领衔的“赵文超创新型BIM工作室”敢于直面新的挑战,不断学习优秀经验,多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优势优化施工工艺,先后为一批省级重点项目的建设过程信息化工作出谋划策,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复制的经验和发明专利。

彭德坤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工程分公司

彭德坤始终以技术创新和服务社会为己任,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十多年。近年来,他紧跟国家产业规划方向,致力于建筑产业转型提升,针对每一道工艺工序、每一个工种展开研究创新,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领工人团队改革创新并推广应用。彭德坤在城市更新和低碳建造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装配式和工业化施工工艺创新方面,攻克了城市更新外立面幕墙的结构体系创新,研发的系列成套技术提升了建筑装配化、工业化水平,获得了社会和行业的一致认可。

钟卫中建四局第三建设

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钟卫从事项目建筑施工工作12年,积累了丰富的建筑施工经验和市政施工经验。12年来,他先后参与成安渝高速四川段二工区路桥项目、云南石锁高速、赫章公共租赁房等6个项目的建设。钟卫致力于技术攻关,牵头3个课题研究,在建筑科技创新创效中,先后获得10项专利,并带领团队获得全国性最具含金量的大赛成果龙图杯三等奖1项及多项省市级奖项。

张海军中建四局第三建设

有限公司总承包分公司

张海军专注机电安装相关技术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了杭州西子联合大厦项目、浙江海运大厦项目、杭州铁路东站枢纽东西广场项目、成都绿地4号地块、重庆来福士广场项目共5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以及新川污水提升泵站、乐山污水处理厂、茅桥污水处理厂、遂宁污水处理厂共4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在工作的14年间,他顺利完成了轨行区样板作业以及机房预制模块化施工,研发了地铁轨行区综合作业平台车施工工法,对成都乃至西南片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技术革新,在两条地铁线得到推广,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王成勇蒂升电梯(中国)

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王成勇专注电梯设备安装维修调试15年,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坚持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脚步,不断拓展知识面,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工作细节。他的工作和努力不仅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19年到2022年间,他先后编写出版《电梯结构及原理》《电梯工程与建筑智能化管理》等教材和专著,向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得2件发明专利和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廖奥成都老树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廖奥在茶叶种植、栽培、生产加工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在23年的工作生涯中,他逐步完善了乌龙茶中的凤凰单枞蜜兰香、桂花香、姜香等茶树的扦插繁育技术、系统育苗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茶叶种植成活率,也开发了多种品种香型。他攻克了凤凰单枞乌龙茶加工制作环节大批量生产过渡依赖经验的难关,创新了乌龙茶与红茶加工工艺融合的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以及品质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在种植和生产一线深耕的同时,廖奥在茶文化宣传上也起到了极大的带头作用。10年来,他在各大平台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茶文化、茶科普,让科学健康的饮茶方式方法走进了千家万户。

林圣斌中建海峡建设发展

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林圣斌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多个项目施工工法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中国电信项目实施工程中,为了解决结构柱垂直度测量困难的问题,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研发出了柱子模板测垂仪装置,有效解决测量垂直度时带来的精确度不高、测量繁琐、危险等问题。在成都环城生态项目安装工程中,针对各管道线缆间容易出现碰撞、安装精度难以控制等问题,他带领攻关团队应用BIM可视化技术对项目管线模块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发现的管道碰撞、管道排布复杂等问题进行优化,使得综合管线施工一次安装成型、管道布置整齐有序,杜绝了返工整改等情况,有效缩短了工期。

陈皇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

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陈皇华从事本行业工种9年,在职期间他积极投入技术创优和攻坚工作,先后攻坚技术课题,取得省QC质量管控成果3次,全国QC质量管控成果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BIM运维管理技术研讨”课题在福建省施工论文集发布。他始终坚持技术引领,过程攻坚,根据一线技术管控所碰到的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级百万职工五小成果1项,将成果有效用于项目实施,经济创效显著,切实发扬了工匠精神。

编辑:舒晴

责任编辑:李玲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