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更加暖心 ——成都高新区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服务正式上线
如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是全社会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为切实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加速让“智慧蓉城”建设成果更广泛、更可及地惠及老年群体,作为成都市首家试点单位,成都高新区2023年7月1日起正式上线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服务,符合条件老年人无需提交申请,即可享受高龄津贴。
订方案“立”规范
在深入推进“智慧蓉城”建设进程中,成都高新区聚焦建设养老服务场景智慧化,按照《成都市民政局 成都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成都市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全力打通高龄津贴“免申即享”的堵点痛点,制订并印发了《成都高新区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改革实施方案》《成都高新区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发放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明确改革步骤及时间,规范工作流程,为推进高龄津贴“免申即享”试点工作奠定了全方位制度保障。
采数据“固”底座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的思路,利用“微网实格”采集完善辖区内6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信息,并以民政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优化升级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高龄津贴”模块,优化完善数据互通和共享机制,打通公安、卫健等部门数据信息壁垒,为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夯实数据底座。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已纳入10.75万余名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信息,户籍老年人管理服务率达到了96.3%。
明机制“强”管理
在全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上建立动态数据库,通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提前3个月将即将年满80周岁人员通过短信或电脑端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提醒,社区工作人员据此对老年人健在情况、社保卡开户行及账号、联系电话等情况进行核查,并将核对后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同时,结合公安户籍人口数据、殡葬和卫健死亡人口数据,实现老年人数据的实时比对,对动态管理中发现的符合要求的老人,及时纳入发放范围,对死亡或者迁出的老年人,按要求予以退出。
简程序“优”服务
通过大数据比对后,平台将按月自动生成符合补贴条件的高新区户籍老年人名单,经“社区-街道-区”3级稽核后,即可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于每月底前将津贴发放至老人社保卡账户内,高龄老人无需到社区提交申请、身份证等纸质证明材料,通过“系统多跑路”,真正实现“群众不跑腿”,为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全力护航。同时,成都高新区也注重建立健全内部防控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防止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发生。
除“免申即享”服务在全市迈出先试先行步伐外,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在养老服务多个领域持续深耕,加快补齐供给短板,深化整合长期护理保险和养老服务补贴资金,加快推广空巢独居老人居家智能监护系统,奋力打造养老服务的蓉城高地。
编辑:梁珺僮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