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乱停还不了车,咋回事?
推动城市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用城市的“多姿底色”滋养幸福民生

设置电子围栏
增设停放点导视牌
为主街干道单车“瘦身”
……
进入后大运时代
锦江区始终沿着营城惠民的步伐
推动城市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通过科技赋能
“线上+线下”同时发力
进一步提升
锦江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水平
优化出行环境
畅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感


PART.01
定点还车,入栏结算
周一的上午,马家沟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共享单车成为不少上班族出门的第一选择。
在马家沟路旁的成都射击射箭运动学校外,一道扮靓城市街道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蓝白相间的“共享单车停放点”导视牌前,一排共享单车停放有序,整齐划一,俨然成为了城市街道上一道鲜明的文明标记,展示着城市的文明范儿。

像这样的指定停车区,在街区内共有12个。据锦江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锦江区在马家沟路和静沙北路科学规划了电子围栏,全面实施“定点还车,入栏结算”。
据了解,电子围栏以“北斗+GPS高精准定位”技术为基础,以“车+框”同级精准定位、准确判定,市民们在扫码归还共享单车时,需要完全将车停入电子围栏范围内才能落锁。
当天,记者现场扫码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页面首先提醒“关锁停车前,请打开手机确认位置”。还车时,单车地图上明确显示了P点停放区域,在将车驶入停车区域后,页面上将显示“您已到达停车点(P点)”,点击“确认还车”后,就听到提示音,代表已经正确还车。而如果在非停放区域停车时,APP则会提示前往P点停放,且车辆无法落锁。

记者注意到,在设置电子围栏的同时,部分指定停车点处还增设了规范化导视牌,帮助市民更快找到停车点,督促大家文明骑行、规范停放。

“有了导视牌和电子围栏,我们平时还车也会更加注意一些了,现在街区内的单车规范了不少,定点停放也一定程度避免了用车时到处找车的麻烦。”家住马家沟路的甘女士表示,电子围栏让大家开始慢慢养成规范停放的好习惯。
“我们还安排了运维人员,对街区范围内共享单车进行分色摆放整理、清理小广告、科学控量等,进一步规范共享单车停放。”锦江区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区将以单车企业包片管理机制为核心,将企业主体责任进行划片落实。深入推进马家沟路和静沙北路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示范街建设,确保街区内车容车貌良好。
PART.02
单车“瘦身”
为“热点”区域“减负”


在人流量较大的城市主街干道,单车“潮汐式”拥堵和共享单车积压等情况较为常见,这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为推进主街干道单车减量,锦江区还在主街干道试点共享单车“瘦身”计划,为城市“热点”区域“减负”。
“为什么单车无法上锁还车?”“这里不是停车点,请停至周边指定区域,谢谢!”近日,不少市民都发现,蜀都大道总府路王府井人行天桥下宽敞了不少,过去被共享单车挤占的桥下空间,再也看不见往日的杂乱,成堆的共享单车也不见踪影。

道路更加通畅,市容更加有序,这样的变化,正源于锦江区单车“瘦身”计划的精准发力。
“蜀都大道沿线是我们的包片区域,在这里,我们利用‘线上+线下’模式,取消线下停车线框的同时,利用线上电子围栏设置‘禁停区’,同步加强对该区域的用户提示。”锦江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锦江区还督促单车企业,增加单车转运频次,重点对骑行率低、老化破损等车辆进行减量“瘦身”。截至目前,蜀都大道总府路沿线共享单车已减量5000余辆次。

据悉
锦江区综合执法局将继续以精细化治理提质
以智慧化治理提效
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变“治理”为“智理”
让秩序井然的共享单车
化作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编辑:王瑞琪
责任编辑:冯天赐
校对:李玲
审核:赖晓莉 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