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表彰!锦江这个集体和个人上榜
近日
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公布
四川省河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表彰对象名单
其中
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荣获先进集体
锦江区锦官驿街道
大慈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凌蔓
荣获先进个人
据了解,近年来,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持续完善河长制责任体系,夯实水环境治理基础,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良好氛围,推动全区水生态环境、水生态功能和水生态品质持续提升,切实保障河长制工作在锦江区落地生根、成效显著。
抓好“水治理”
稳步提升水环境
深秋时节,来到治理后的何家冲排洪渠,河道中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绿树枝条,曾经的黑臭水体早已不复存在。同样在洗瓦堰,岸边的慢行步道上,市民伴着清凉的河风和清澈的河水散步骑行,温馨而美好。
碧波荡漾、满眼皆绿,这是锦江区河湖的靓丽“颜值”,也是绿色发展的“主基调”,这背后离不开锦江水环境治理的不断推进。
近年来,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持续开展锦江流域综合治理。狠抓河湖消V除劣,推进排口控源治污,深化“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加快构建“实时监测、系统治理、精准精细”的污水治理体系。抓实河道精细管护,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六清”和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等工作,完善河岸保洁、垃圾清理、漂浮物打捞等工作标准,着力改善锦江流域水生态质量,确保省、市、区考核断面稳定达标。
做活“水文章”
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
走进东湖水利风景区,凉爽的微风拂过湖面荡起阵阵涟漪,三三两两的水鸟时而展翅高飞,时而停驻水面,湖边的植被为深秋增添了阵阵绿意,满眼都是“湖天共一色”的奇妙景观。
在这里,不仅有美景,更有多元场景——域上和美先锋剧场、红美术馆、天府之村·成都小院……一个个文化地标让艺术气息厚植于葱茏的绿意间。
据了解,锦江区充分依托东湖公园生态本底,打造集生态修复、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功能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而这正是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抓实重点项目,不断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的缩影。
近年来,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围绕“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先后完成何家冲排洪渠综合治理、驸马宜居水岸建设、大安桥污水管网改建等项目。建设锦江区智慧水务平台,建立数据服务平台、GIS一张图、智慧防汛系统、智慧河湖系统、水务工程监管系统、水土保持监管系统等智慧应用场景及37个水位水质感知终端。开展梅香湖和东湖水生态修复,将东湖公园及石牛堰片区统一包装打造,充分利用水文化、水旅游资源,提升片区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成为成都市“5+2”区域首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在改善水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同时,不断拓宽水利服务领域,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
筑牢“水支撑”
齐心守护一汪碧水
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关键在于推动河湖治理从“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
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全民治水”的工作思路,以宣传动员为抓手,积极探索群众参与度高、专业性强的基层河湖管护锦江模式。通过推动一堂堂生动的“护水爱水”课堂走进院落学校,一场场有料的“净水保水”活动深入机关企业,打通河湖治理保护“最后一公里”。
“锦江区以河长制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七进’为着力点,营造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据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推动河长制“七进”的过程中,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积极承办了成都市第二届河(湖)主题中小学征文、绘画创评活动,不断增强中小学生对河长制的了解与认可。积极参评成都市最美河湖和幸福河湖评选,锦江区东风大桥至合江亭段被评为成都市“幸福河湖”。同时还融合“微网实格”打造石牛堰河长制示范段,试点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让河湖管护向基层延伸,让“爱护河湖 人人有责”的种子深深种进锦江居民心间。
据了解,下一步,锦江区河长制办公室还将聚焦“河畅”抓整治,聚焦“水清”抓治污,聚焦“岸绿”抓生态,聚焦“景美”抓景观,持续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改善向好,让一个个河流湖泊成为公园城市诗意栖居的重要驱动力,让幸福的河湖成为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的活力源泉。
编辑:支源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