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正文

成都林木种质资源“亮家底”:木本植物145科614属3179种

来源:看度新闻网 2023年11月22日 17:20

11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成都市完成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市林木种质资源最新统计数据出炉:共登记木本植物145科614属3179种(含种下单位)。此次普查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第一次全域性、系统性、专业性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初步摸清资源家底,挖掘和发现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375唐古特瑞香(1).JPG

唐古特瑞香 

2U5A8574斑叶木槿.JPG

斑叶木槿

历时七年 全域林木种质普查成果丰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林木种质资源的形态,包括植株、苗、果实、籽粒、根、茎、叶、芽、花、花粉、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是国家林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是林木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510105sz_01_金铃花_花01.JPG

金铃花

林业是成都市的基础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成都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摸清种质资源本底、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及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林木良种化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成都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自2017年启动,对辖区内收集保存、野生、栽培利用和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历时7年,成都全面摸清资源种类、数量、分布、主要性状等家底:全市共登记木本植物145科614属3179种(含种下单位),其中蕨类2种,裸子植物123种,被子植物3054种;登记林木种质资源7918份,其中收集保存356份,野生406份,栽培利用1396份,古树名木5760份,古树群144份;采集制作凭证标本7914份。

图片3.png

植物标本

同时,建立了《成都市木本植物名录》和《成都市林木种质资源目录》,编绘了《成都市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图》《成都市主要树种图册》,并制定了《成都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规划(2021年-2030年)》等资料。

510131sz_10_0082_野茉莉花01.JPG

野茉莉花

周密部署 确保普查工作专业、科学、准确

林木种质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时间跨度长,如何确保普查的专业性、科学性、准确性?对此,成都市各区(市)县均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编制了县级普查实施方案,多次召开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培训会,对普查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图片7.png

区(市)县的调查团队参与专家评审会

由于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专业性,成都市各区(市)县的调查团队均由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专业团队组成,团队成员包括植物分类、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培育、林木种质资源研究等专业人员,负责本次工作的外业调查、内业统计、成果汇总等工作,以确保普查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准确性。

攻坚克难 助力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全市外业调查工作开展时间历时近5年,按照季节开展了多个轮次的调查,且在后期进行了多次补充调查。为确保调查数据准确性,调查人员采取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踏查、线路调查、样方调查、单株调查等多种方式。部分天然林分布在自然生长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深山中,外业调查人员必须穿行于遍布杂灌和荆棘的丛林之间,一路前行,一路劈斩。

湿地松(13).JPG

工作人员在野外进行资源调查

此外,种质资源普查时间涵盖四季,在盛夏时节开展调查,酷暑难耐,蚊虫众多,外业调查人员必须攀爬山岭,穿越丛林,时常是汗水与灰尘交织,挥如雨下。寒冬时节,调查人员也必须克服山高路险等障碍,徒步上达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认真细致地采集样本,做好记录。

图片10.png

工作人员在野外进行资源调查

自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调查技术人员3.9万人次,累积外业调查天数4149天,填写原始记录表2.7万份,拍摄照片17.44万张,在全市范围内共计完成1538条线路普查、古树名木核查和种质登记工作。重点查清区域内乔木、灌木、竹类和藤本等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长情况;记录分布地点的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调查树种种内的变异类型、来源、经济性状、抗逆性、保存状况等。

2U5A7741.JPG

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近日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组高质量执行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各项规程规范,对成都市实现林木良种化、加强储备林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对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邓莎

责任编辑:冯天赐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