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妇联”凝聚基层治理“她”力量
今年5月,成都市妇联启动2023“寻找三个十佳(最美巾帼志愿者、最美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最美巾帼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近日,最终评选结果出炉,其中,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巾帼红”志愿服务队被评选为“最美巾帼志愿服务队伍”。
党建引领 探索建立“微网格+妇联”工作新模式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坚持党建带妇联、妇联服务党建,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妇女联合会、巾帼志愿者积极进网入格,以“妇女微家”服务理念深化“微网实格”治理,探索建立“微网格+妇联”工作新模式,并由此孕育出多支社区女性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巾帼红”志愿服务队。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这支队伍将妇联工作资源、力量和服务下沉到社区网格,凝聚“微力量”,点亮“微心愿”,办好“微实事”,结合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入户走访、妇女儿童维权宣传、为老助残、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建设、扶贫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真正为辖区居民办实事、谋幸福。
迎风飘扬 “巾帼红”闪耀最美志愿之光
在兴蓉社区“巾帼红”志愿服务队里有一位许平阿姨,她不仅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也是社区微网格员。“6号院附近垃圾桶旁边垃圾洒落在地上了”“又有电瓶车没有停到规定位置”,许平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熟练运用“蓉易报”微网实格小程序,带领队员们把熟悉的巷子、院落走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自己的家园,肯定更上心噻。”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志愿服务队主动上门走访困难群众,为独居、空巢、高龄、贫困老人排忧解难。
“真的谢谢你们了,一直把我想到。”家住兴蓉社区的冯婆婆,儿子、老伴分别于10年前和4年前相继去世,留她孤独一人生活,加之身患残疾,生活十分不便。许平在走访中发现后,经常带着队友为她送去饭菜、打扫卫生,还带着学生志愿者上门看望,为她带去欢乐与陪伴。今年9月,许平还通过高新慈善关爱中心为老人筹到一台全自动洗衣机,解决了老人洗衣不便的困难。“每周来打扫几次,还要给我送饭洗衣服,陪我摆龙门阵。都三年多了,真的有她们陪,都感觉日子好过多了。”冯婆婆含着泪说道。
这支队伍里,还有一位引领着妈妈们重新出发的志愿者,她就是微网格员何梅。何梅同时也是社区“妈妈再出发”项目的讲师,她以绳编及法式刺绣的高端手工制作技能为全职妈妈们打开了一扇创业之门。
“妈妈再出发”是社区一个鼓励女性独立自主创业的项目。何梅以深厚的手工制作技能功底,不仅为渴望自主创业的全职妈妈们传授精湛的手工艺术,更传递着对自主创业的热情和信心。
每堂课,何梅都会耐心指导妈妈们绳编艺术和法式刺绣的精髓。她深知,这些技能不仅能够为妈妈们提供在家工作的机会,更是为她们开启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大门,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色。
何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一群妈妈们画出了新的人生轨迹。截至目前,何梅通过培训,帮助30多名全职妈妈们累计实现营收7万余元。这不仅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更为她们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和自信。而这群妈妈们,又全都自愿加入了“巾帼红”志愿服务队伍,并自愿拿出一部分收益投入社区治理之中,在各自的网格中,以小小的善举温暖着周围的人。
沐光而行 凝聚基层治理“她”力量
将妇联和微网实格融合,兴蓉社区“巾帼红”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通过收集民情、热心服务、化解矛盾……事无巨细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走访社区群众家庭300户,收集群众对社区意见建议150份,建立问题档案80件,参与社区清洁日100人次,成功调解邻里纠纷20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次,心理疏导服务80人次,提供紧急救助服务10人次……
这些“巾帼红”,用肩膀和担当,在小小的网格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工作。下一步,街道继续将“妇联执委“+”微网格”与妇女儿童这张“网”织得更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更多妇女儿童,将妇联的组织优势、组织资源、组织力量充分体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梢,凝聚基层治理“她”力量。
编辑:康安琪
责任编辑:李玲